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之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反映现实社会实践,传承中华优秀文明,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剧佳作,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是一项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工程。
围绕“民族歌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题,音乐评论家、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居其宏回顾了民族歌剧的经典作品和历史高潮,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面临着社会的审美多元和音乐剧发展,民族歌剧陷入“一脉单传”的窘境。
“在目前的民族歌剧中,剧本创作是个大问题。词写得漂亮,同时还要会写戏,要会刻画人物、组织情节。”居其宏表示,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下,民族歌剧受到重视,但真正具有民族歌剧核心特征的剧目仍不多。他指出振兴与繁荣民族歌剧,仍待解决一系列理论和创作难题。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总结分享了他的创作经验,首先确定受众,然后选择手段;做到既尊重歌剧体裁的传统,又要打开创新思路;在融合其他手法时,要注意内部统一;同时必须注意音乐与戏剧的有机结合。
关于全球化语境中歌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燕迪分析了20世纪西方歌剧出现了多样、多元的局面及大量新创歌剧审美吸引力普遍下降的问题,提出中国歌剧有其独特性,一方面要开掘本土资源,一方面要放眼世界,把握好艺术品质和观众接受的合适尺度,促进具有世界意义、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创作。
国家一级编剧,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编导室原主任冯柏铭提出学习与创新的问题,过去只可借鉴,不可复制,民族歌剧发展需创造自己的品牌,冯柏铭描绘歌剧从业者的“中国梦”就是“为世界制定歌剧新规则”。
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廖向红认为应该重视对优秀民族歌剧的研究和传承,创作者必须拥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眼光,不该把歌剧的“民族性”狭隘化。
从学术角度,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蒋一民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形态、技术、质量”作了分析,“中国歌剧要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创造一个技术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形态。”
《歌剧》杂志执行主编游暐之从如何吸引更多观众的角度,对歌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要做到在内容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得到共鸣,要充分考虑审美差异,同时鼓励探索创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