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发布
保健食品能否“管住、管活、管优”
祛痘养颜促睡眠,解酒护肝排烟毒……随着养生保健成为时尚,保健食品行业乱象层出。百姓如何正确理性消费保健食品?如何为保健食品“管住、管活、管优”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20日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指南涉及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办法涉及市场准入,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和促进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将给保健食品消费带来里程碑式的影响。
标注警示语让公众明白消费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但有的推销人员常常“忽悠”消费者,有的甚至把保健食品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坑老骗老。有消费者反映,保健食品包装上的声明信息不直观、标注位置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强烈,很难引起注意,容易被“忽悠”、被欺骗。
2017年以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9部门开展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近6万件,货值30多亿元。
现行的保健食品标签管理,虽然要求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但标签上仅仅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而且声明标注的位置和大小也没有具体规定,企业往往把它标注在不显眼的位置,字体也很小,让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营销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稽查专员张晋京说,此次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对企业标签标识内容进行规范指导,特别是对标注警示用语提出明确意见,设置警示区、提高关注度,标注警示语、提高认知度,规定面积大小、提高辨识度。
指南提出,警示区必须设置在最小包装物的主要展示版面上。在标签上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语,将保健食品与药物进行明确区分,提示消费者慎重选用。警示区面积不少于其所在版面的20%。规定印刷字体,提高清晰度。警示用语使用黑体字,让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看得更加清楚。
“保健食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希望通过标注警示语,让企业郑重声明,让公众明白消费。在保健食品标签上,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的标注,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根据身体需要慎重选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说。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认为,让保健食品标签带上警示语,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有利于避免产品的夸大和虚假宣传,有利于促进消费者正确认知保健食品的功能作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保健食品市场环境,有利于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范保质期标注避免“找不到”
人们在选购食品时都比较注意查看保质期。然而,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反映,标签上的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难计算”。
“找不到”,保质期标注的位置不明显,有的标注在犄角旮旯,有的标注在瓶底,有的标注在封口处;“看不清”,保质期的字体小、色差小,难以辨识;“难计算”,保质期的标注形式不直观,比如保质期6个月、保质期2年,消费者要通过对照生产日期来计算产品食用截止日期,缺乏人性化。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要求保质期显著标注、容易辨识,但如何标注,规定得不具体。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周石平说,指南对保质期的标注作了进一步规范。将保质期的标注统一按照食用截止日期来标注,就是按照“保质期至某年某月某日”的方式进行描述,与生产日期的标注形式相统一。要求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容器)上的明显位置清晰标注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如果日期标注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话,应当准确标注所在包装物的具体位置。保质期标注应当与所在位置的背景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让消费者容易识别。
周石平介绍,指南除规定标签上显著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警示用语、保质期外,还对标签标注服务电话、经营场所标注消费提示等也做了详细要求。
周石平表示,希望通过规范保质期的标注方式,让保质期一目了然,方便消费者购买;让企业受到约束,严格履行主体责任。
标本兼治、产管并重、综合施策
针对保健食品领域的突出问题,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孙梅君介绍,《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正是清理整治行动方案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对于保健食品的监管,要标本兼治、产管并重、综合施策,整治、规范、提升,促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孙梅君说。
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保健食品实行备案和注册审批。对保健食品原料和保健功能实行目录管理,是实现备案和注册“双轨制”的重要基础。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对“两个目录”的管理,为保健食品“管住、管活、管优”提供制度保障。
刘学聪认为,办法明确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的制定和调整、公布的程序和路径,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的局面,让行业企业站在目录与功能研究的舞台中央,极大的鼓励和促进产业的研发与创新。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不再局限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类原料,更多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原料加入备案目录,更多产品快速上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刘学聪说。
刘学聪认为,根据科学研究与进步,动态调整可以声称的保健功能,在祛除不符功能的同时,允许新的保健功能准入,这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据介绍,关于调整完善保健功能声称、修订检验评价技术规范的两个文件,目前已经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将在完善成熟以后发布实施,为提高上市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从产品注册,到日常监管、抽检监测、案件查办,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近日,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上海葡萄王公司违法生产保健食品案件查处结果,行政处罚1100万,就是专项整治查办的一起典型案件。
孙梅君透露,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有一系列监管措施陆续出台。如制定广告审查管理办法,严格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有序开展换证清理工作;加强生产许可审查、日常监管、监督抽检、体系检查;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非法添加、非法销售、制假售假的黑窝点,重拳打击、决不手软,净化保健食品市场。(记者赵文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