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 元宵】读古今佳作 话元宵习俗
今天是己亥年正月十五,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由古至今,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关于节日的民俗文化从各篇佳作中也可见一斑。
赏月观灯
唐代诗人崔液有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明代才子唐伯虎也曾感言:“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从中可见:赏月观灯正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元宵节因此也被称作灯节。
元宵灯会
作家沈从文在《灯节的灯》一文中曾将过元宵节观灯的历史娓娓道来:“元宵主要在观灯。观灯成为一种制度,似乎《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比较具体的记载,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元宵节“挂花灯”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苏味道这首流传甚广的《正月十五夜》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元宵夜灯火辉煌,人们愉快地赏月、出游的迷人画面。“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一首《十五夜观灯》,则将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写得别具一格,把人带入陶醉的仙境。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则这样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灯节的喜气洋洋景象。
走马灯
走马灯正是花灯的一种。外形多为宫灯状,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尤其受到百姓们的欢迎,作家周国平在《我的心灵自传》中“父与子的难题”一章曾说到:“我上小学时,父亲才三十开外,仍很有生活的乐趣。每年元宵节,他会亲手制作一只精致的走马灯,在纸屏的各面绘上不同的水彩画,挂在屋子里。电灯一亮,纸屏旋转起来,令我惊喜不已。”
舞龙灯
舞龙灯
舞龙灯也是元宵节庆典的重要民俗之一。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极著名。”沈从文在《沈从文文集》中这样写到,“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地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钢火烧龙”是流传于湘西的元宵迎春大型民俗活动,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祭祀仪式与庆典。所谓“钢火烧龙”,即钢火师点燃钢花将长竹夹举过头顶对着龙身猛烈喷灼。夜空里,橘红色的钢花冲泻而出,火花越烈,舞龙人越欢。
巴金也曾在作品《家》中描写主人公过元宵节时提到“烧龙灯”:“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好。天空中有几颗发亮的星,寥寥几片白云,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这天晚上大家照例敬神,很快地行完了礼。觉英带了觉群到街上去看人烧龙灯。”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灯谜
如今,由于花灯的制作费时费力,谜语多是写在悬挂的纸条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
“猜灯谜是颇费心思,也颇多趣话的。”作家梁羽生曾在文集中这样写到,他特别说起两个灯谜:一个是在大陆解放初期,谜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谜底本是“苏武”,但许多人却猜作“屈原”。“原”者,原子弹也。也有人用脱帽格猜作“李世民”,意思是日本投降,乃世界人民的力量,这是“老笑话”。另一个是“文革”期间的一个灯谜,谜面是“闻足下要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用《三国演义》诸葛亮劝阻周瑜取西川的故事打毛泽东诗词一句,标明“折腰格”。谜底是“问讯吴刚何所有”,折腰格要去当中一字,去了“刚”字成为“问讯吴何所有”,意即问吴国有何力进去取西川。这灯谜本来做得很好,但当时却犯了“大不敬”罪而受批斗,理由是毛主席怎能“折腰”?令人啼笑皆非。
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福州的风俗,元宵节小孩子玩的灯,都是外婆家送的。”作家冰心在《漫谈过年》一文中,就曾提到这一习俗。冰心还在文中表露了自己拥有三盏灯的得意心情:“外婆家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五盏灯!我的弟弟们比我小得多,他们还不大会玩,我这时就占了便宜,我墙上挂的是‘三英战吕布’的走马灯,一手提着一盏眼睛能动的金鱼灯,一手拉着会在地上走的兔儿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
男女定情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这句词脍炙人口。元宵夜,灯火间,青年男女艰难追寻后惊喜偶遇。在古代,元宵灯会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可见,元宵节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节日。
北宋词人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就将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美好描写得淋漓尽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正因如此,到了当代,很多文人也将元宵节称之为“情人节”。著名诗人余光中在2005年元宵节时就说到:“在西方,人家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就是今天。”作家余秋雨在说起元宵节时,也曾写到:“我一直以为它只是年的结束,却不知还有这么多的含义。这是个狂欢的节日,是个释放的节日,也是个‘情人节’。”
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吃元宵肯定是不能少的重要习俗。元宵节吃元宵,在宋朝时就颇为盛行,最早元宵叫“浮圆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
“中国各省大部分都吃元宵,可是名称做法就互有差异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汤圆,还有叫汤团、圆子的。南北叫的名称不同,方法也就两样。”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在随笔集《酸甜苦辣咸》中这样介绍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在制作、售卖等方面的差异:“北平不像上海、南京、汉口有专卖元宵的店铺,而且附带消夜小吃,北平的元宵都是饽饽铺、茶汤铺在铺子门前临时设摊,现摇现卖。馅儿分山楂、枣泥、豆沙、黑白芝麻的几种,先把馅儿做好冻起来,截成大骰子块儿,把馅儿用大笊篱盛着往水里一蘸,放在盛有糯米粉的大筛子里摇,等馅儿沾满糯米粉,倒在笊篱里蘸水再摇,往复三两次。不同的元宵馅儿,点上红点、梅花、刚字等记号来识别,就算大功告成啦。这种元宵优点是吃到嘴里筋道不裂缝,缺点是馅粗粉糙,因为干粉,煮出来还有点糊汤。南方元宵是先擀好了皮儿,放上馅儿然后包起来搓圆,所以北方叫摇元宵,南方叫包元宵,其道理在此。南方的元宵,不但馅儿精致滑香,糯米粉也磨得柔滑细润,而且北方元宵只有甜的一种,南方元宵则甜咸具备,菜肉齐全。抗战期间,凡是到过大后方的人,大概都吃过赖汤圆,比北平兰英斋、敏美斋的手摇元宵,那可高明太多了。”
无论元宵还是汤圆,都寄托着人们对于国泰民安、举家团圆的美好期盼。
资料来源:光明网、东北新闻网、红网、北京文艺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原标题:读古今佳作 话元宵习俗|孩儿灯|送花灯|北宋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