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读书,纸书阅读的最后景象?


2018-07-26 14:17 来源:北京日报

  地铁上读书,纸书阅读的最后景象?

  一名出版社编辑,在2018年春节后随手拍下一名青年读纸书的照片,自此开启了“地铁上的读书人”为主题的“朋友圈摄影展”。这名编辑将拍摄随感撰写成《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一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地铁再挤,读书人也能找到自己的精神角落”,成为这篇文章的金句。

  据说开车上路有种心理效应:你开什么牌子的车,在公路上会感觉开同样品牌车的人更多一些。同样道理,出版社的编辑,平时每天与书打交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自然比平常人更注意哪些人在阅读纸书,这是职业敏感性使然。就平时印象而言,相比于埋头于手机屏幕的乘客而言,地铁里读纸书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记得一两年前,社交媒体还曾流行过一幅图片:长长的地铁列车放眼望去,都是沉迷在手机游戏与手机阅读中的人,无一人阅读纸书。不少人以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地铁里满是读纸书的人的图片为例,来证实中国人已经不爱读纸书了,更有人发出了“纸书正在消失于中国人的公共生活”这样的哀叹。

  事实情况如何?来自2016年日本文化厅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利用电子方式阅读的人只占17.3%,大部分人偏向于纸书阅读,而更早一些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倾向于选择纸书阅读的读者占九成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并且阅读纸书占了绝对的主流;在97%的人都有睡前看书习惯的德国,纸书虽然依然受欢迎,但因为价格昂贵,电子书市场前几年每年以约5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的数据是,2016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通过上面这些数字可见,因文化环境不同,阅读载体与阅读风向也有很大不同。

  《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在2010年曾预言五年内纸书消亡。按照中国手机阅读率的增长速度看,即便五年内纸书不会消失,未来一二十年,纸书市场大约也可以忽略不计。但就目前公众对纸书阅读的热情来看,想要纸书彻底退出人们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未来纸书与电子阅读必然长期相伴生存。纸书阅读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生活方式,在电子阅读的挤压下,在挨过“危机论”之后,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有意识地强调纸书阅读的可贵性,更使得纸书阅读与电子阅读的竞争中,拥有了底气。

  《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一文,无论从拍摄者还是推崇者的心态来看,都是在凸显纸书阅读的魅力。“生活里不能缺少书香,电子书没有纸张的味道”,“读纸质书的女人更有气质”,“还是一本纸书握在手里踏实”……这样的言论时常见诸有关纸质阅读的讨论中。这样的讨论,有着多层的意义指向,最浅层的是从业者对纸书出版不断萎缩而发出的哀叹,最深层的则是对浅薄阅读(电子阅读)逐渐取代深度阅读(纸书阅读)的担忧,有人甚至恐惧纸书阅读的匮乏会带来文化的崩塌。美化地铁上读纸书的魅力,便具有了唱给纸书阅读的最后颂歌的功效,有一定的警醒价值。

  电子阅读的普及,早期的确是借助网络文学的强大影响力而实现的,而网络文学在公众心目中,缺乏文学营养,是消费品。在电子阅读急速扩张的那几年里,有人觉得缺乏了职业编辑的“三审三校一通读”,网络文学有“垃圾化”的趋势。但现在不一样了,便利的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读者通过电子阅读设备,方便地读到经典名著与纸书新作,电子阅读并非低人一等,如果注重阅读文本的内容质量,那么读纸书还是读电子书,在形式上已不重要。

  地铁上的阅读,很多是出于充实碎片时间、打发无聊时光而进行的。将地铁阅读“行为艺术化”,不见得能有效地促进人们的阅读积极性。换而言之,地铁阅读并不能真实地传递出国民阅读的整体状况。在拥挤的上下班高峰时间,于地铁上读纸书,也没法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这决定了在地铁上阅读,是少数人的行为。比起关注地铁阅读,似乎更应该去了解睡前、闲暇时人们在读什么书。如果只有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才有时间读书,这并不值得庆幸。

  原标题:地铁上读书,纸书阅读的最后景象?|数字化生存|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