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返乡探“南菜北种” 带领村民脱贫增收


2018-07-12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甘肃民勤返乡青年探“南菜北种” 沙地芦笋获外销资质

  兰州7月12日电 (马爱彬)盛夏时节,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更名村的芦笋种植基地里,“80后”陈胜泰挎着篮子,拿着剪刀,沿着垄沟,在芦笋田里穿梭忙碌。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是中国重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从东西北三面包围,全县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就占90.34%。

  去年年初,在外地摸爬滚打数十年的陈胜泰,决定返回家乡创业,他看中了家乡发展农业的前景和优势。

  经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一番考察,陈胜泰了解到,芦笋是高效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其丰富的白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增强体力的营养功效,食用、药用价值较高,市场潜力巨大。

  去年5月份,陈胜泰创办了一家农业公司,开始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以每年810元/亩的租金,从更名村村民手里租了40亩农田建起芦笋种植基地。

  为了解决芦笋在民勤县“水土不服”的问题,陈胜泰通过集成优良品种、护根育苗、深耕定植、地面覆盖、持续采收等技术,破解“南菜北种”难题,实现绿芦笋优质栽培、高产高效。同时,不定期邀请专家就下种、喷药、施肥等环节提供指导,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去年年底,陈胜泰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其生产的有机芦笋具有了销往上海、香港等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芦笋投资少,收益期长,近年来销售价格稳中有升,春、夏两季采摘每亩500多斤,亩收益2500元以上。”陈胜泰近日介绍说,一个产业的形成,最终目的是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今年春天,陈胜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芦笋标准化生产协议书》,带动更名村30多户村民走上了发展芦笋种植的增收路。

  如今,陈胜泰的芦笋种植规模在慢慢扩大,成为特色农业新亮点。对于芦笋产业的未来,陈胜泰计划,将努力建设“千亩芦笋种植基地”,形成产业规模,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探索芦笋深加工项目,以产业为支撑,带领更多的村民脱贫增收。(完)

  原标题:80后青年返乡探“南菜北种” 带领村民脱贫增收|陈胜泰|深耕|马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