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鸟类和两栖动物正在加速“离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而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5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报告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海根研究员说,当前我国部分野生动物生境得到改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更多动物的生存备受威胁,多样性下降。
超50%鸟类和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减少
据《2017年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由于生境破坏、环境污染、商业捕捉、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等人类活动,部分动物生存受到威胁。通过对2011年—2017年连续观测的78个繁殖期鸟类样区分析,556种鸟类中50%鸟类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内陆水体、沼泽中的鸟类种群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
徐海根说,在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部分滨海湿地遭到破坏,越冬水鸟多样性显著下降。一些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分布区域及水鸟集中分布区域未被纳入保护范围,存在较大保护空缺。
在149种两栖动物中,51.68%物种的种群密度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尤其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两栖动物近年来种群密度下降。对2011年启动的20个两栖动物观测样区分析发现,淡水生态系统中两栖动物的种数、种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哺乳动物和蝴蝶生境未得改善
《报告》还显示,一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哺乳动物,生存状况未能得到改善。如金钱豹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和南部各地区,本次观测仅在四川贡嘎山、格西沟,陕西子午岭和云南南滚河发现该物种,东部地区均未发现金钱豹踪迹;部分保护区保护成效低,偷猎现象时有发生,如在云南多个保护区内,拍摄到居民持枪偷猎、安放铁夹和石板陷阱等违法活动。
蝴蝶属无脊椎动物,近三分之一观测样区的蝴蝶多样性受到旅游开发威胁,保护区内金矿开采导致蝴蝶多样性下降。如河南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观测到的蝴蝶种类仅6种,保护区外其他相似生境的却有71种。
初步形成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观测对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识别“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徐海根说,本次发布的报告是我国首次发布生物多样性观测报告,“通过观测,初步掌握了典型区域动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分析保护工作成效和面临挑战”。
据统计,参与本次观测的单位共有150余个,参与人员每年约3500人,建立了648个观测样区,观测样区涵盖森林、草地、荒漠、湿地、农田和城市等代表性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科技日报北京5月21日电)
原标题:中国过半鸟类和两栖动物正在加速“离开”|鸟类|多样性|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