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最全儿科诊疗智能地图 可查地址接诊时间


2018-02-03 19:21 来源:中新网

  北京发布最全儿科诊疗智能地图

  收录16区149家儿科医院信息,可查地址、接诊时间等;专家称基层儿科建设仍需加强

  北京市卫计委会同首都之窗网站制作“儿科诊疗服务机构地图”,共收录16区149家儿科信息,可分区查询。

  今冬流感汹涌,小儿成为流感高发人群。为了方便家长带患儿就诊,日前北京市卫计委通过官方微信,对外公布了北京149家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院名单及相关信息。近日,为了让家长能更加方便地选择就诊医院,市卫计委在此前公布的名单基础上,会同首都之窗网站制作了“儿科诊疗服务机构地图”,以便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查询服务。

  可分区查询儿科医院

  昨日,记者对该“地图”进行了体验。在市卫计委官网及首都之窗的官网,均能进入该地图。

  在市卫计委官网的“便民服务”栏目第二排,点击“医疗机构电子地图”,便会出现儿科诊疗机构地图、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服务地图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图,进入儿科地图,会弹出类似手机上常用的智能地图画面。

  在左侧栏,市民可以根据自己居住地点选择相应的区,地图上便会出现该区有儿科服务能力的医院,以文字和红点的方式表示。北京16区的149家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院均被收录。

  记者选择“东城区”,共跳出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东直门医院等11家医院,选择相应医院后,其电话、地址、办公时间与官方网址均在屏幕上显示,还可以通过点击“公交”、“自驾”来制定交通路线,或在周边查询ATM机、加油站等。

  在首都之窗官网,该地图可以通过“查询服务”栏目中的“政务机构服务地图”找到。

  1月底流感态势渐平稳

  进入2月,流感的情况如何?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介绍,今冬流感高发期比往年早来2周左右,首儿所的接诊量也比同期提高了2-3成,由于流感汹涌,重症患儿有所增加,相比往年更多的孩子住进了病房、ICU。

  到了1月底,流感态势逐渐平稳。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2018年第4周(2018年1月22日至2018年1月28日),报告病例数居首的病种仍为流行性感冒,但该周报告病例数较之前一周下降了25.81%,从超万例下降到8000例左右,已经开始缓和。

  市卫计委建议家长,在孩子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白天就诊。如果想带着孩子晚上看急诊,可以在去之前拨打电话进行咨询。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家长和患儿一定要注意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 建议

  这个流感季,儿科医生与患儿家长经历过的“阻击战”,让儿科资源短缺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患儿就医难如何解决、儿科分级诊疗如何落实,再次引发热议。

  1 应加强基层儿科医生培训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马立霜表示,虽然普通的头疼感冒、淋巴结变大等问题可以在二级或基层医院解决,没有必要直奔三甲医院,但是患儿家属对其他医院的信任不够,也情有可原。

  “小孩子的很多症状,去社区就诊就足够。为什么不?基层托不住。”她介绍,一方面,由于儿科责任重、压力大,接诊过程一旦出现意外,家属反应激烈,因此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选择回避儿科诊疗、不设专门科室。另一方面,一些社区医生毕业后没有在大医院进行系统培训,就直接去社区接诊,加上病人少、经验积累不够、技术业务不够成熟,进一步造成了基层儿科的薄弱。

  马立霜表示,各级医疗机构有各自的定位和属性,社区儿科所要承担的主要是儿童保健和疾病筛查的工作——家长将孩子送来了,社区医生能够分辨孩子病情轻重,筛查出重症,向上级医院转诊,留下一般的病症,自己解决。这样的识别能力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系统的知识,但是要比三级医院儿科专科医生要掌握的技能容易很多。

  “培养一个成熟的儿内科医生,可能需要5-8年,一个儿外科医生要能独立操刀,可能需要10年。但是要具备识别病症与普通病症接诊能力,社区医生在首儿所这样的三甲儿科医院学习1年就足够。”马立霜建议,应该建立专业、务实的培训机制,基层一旦有了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也更容易留下人才。

  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晓艳表示,目前推行的儿科分流总体来说有一定成效,但儿科科室仍显紧张。儿科也分为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其中常见多发病诊疗可以通过相对短期的医师培训实现,培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政府可以从这方面着手打造一批儿科全科医生,先解决燃眉之急。

  2 建议资金向儿科建设倾斜

  “学医的少,学儿科的更少,愿意从事儿科的少之又少。”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坦言,儿科资源紧缺、人才缺口大已经不是秘密。

  由于历史原因,儿科曾在高校的学科设置中一度“断档”,近年来才逐渐恢复,不过,由于儿科手术少、用药少、检查少,相比其他科室,不仅不能给医院带来收益,反而一直“赔钱”,在很多非儿科专科医院,儿科不受医院重视、呈萎缩状态的现象始终存在。加之儿科医生工作繁忙、收入较低、心理压力大,真正愿意进入儿科从业的毕业生,也非常之少。

  朱春梅所在的首儿所是三甲儿科医院,相比其他医院,在吸引人才方面面临的困难较小。不过,由于建院时间早,硬件设施跟不上逐渐增加的就医需求,医院也面临场地、设备不够等问题。她认为,这些都需要社会予以重视,并能够在资金等方面予以实在的倾斜。

  北京妇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巍感叹,儿科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应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扩大医学院儿科的招生,重视儿科。他建议,可设立儿科专项支持款项予以补贴。

  3 可召集儿科专家编写科普内容

  在接诊过程中,马立霜遇到不少患儿家长,“有些家长缺乏基本的健康医学知识,孩子出现一点小问题,都算不上病,他们上网一查,被各种不专业的信息吓唬住了,就如临大敌送到医院来。”马立霜认为,现在网上、市面上不正确的科普知识、不规范的培训班十分普遍,专业的儿童健康保健知识又没有普及开来,一部分无需前往三甲医院的患儿,被家长频繁送入医院,也造成了原本紧缺的儿科医疗资源更显紧张。

  她建议,国家应该进行统筹,召集一批优秀的儿科专家来编写科普内容,从孩子最常见、最简单的病症开始,教家长识别疾病的轻重度、把握有无就医的必要性,并科普如何通过饮食、药物等循序渐进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