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呼唤企业家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年底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实现公司化。这意味着国企改革要按下“快进键”,实现现代化公司治理不只是数十家央企的目标,也是今后数万家国企改革的大方向。
国企实现全面公司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实现现代公司治理。这就必须明确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党组织之间的权责边界,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此外,通过公司制改制,实现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有助于促使国企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从而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国企改制具体难在哪儿?有历史原因、体制原因,还有改革意识不到位等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内部改革的积极性并不高。国务院上述实施方案明确了“划拨土地处置”“税收优惠支持”“工商变更登记”“资质资格承继”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但这些都是外部条件。混合所有制改革、现代公司治理、市场化选聘经营人才、分配打破“大锅饭”等,都是撼动企业内部利益的“硬骨头”,无法一蹴而就。从1998年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来看,有时甚至要施以“铁腕”,方能推进。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对国企发出了新的“动员令”。具体怎么做?
第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根本出路。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如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要加大对国有资本的监督包括舆论监督。
第二,混改是国企改革下一步的突破口。通过混改,将国企的资本资产等优势和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有机结合互补。
此前联通的混改具有标杆意义。比如,首次探索在央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投资者不仅数量多,股权占比也很高;开创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的资本与业务模式;首家引入“战投+定增+股权转让+员工持股”混改方式,等等。
联通混改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混改十六字方针组织实施的。无论对混改目标的确定、标准的明确、路径的选择和难题的破解,还是在混改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方法,都将为后面的混改企业提供经验。能否成功,人们拭目以待。
中央明确提出,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明确开放这些领域搞混合所有制,意味着国企改革攻坚战进入关键阶段。
另一个重要改革内容是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这方面的改革有三个目的:一是建立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二是吸引和留住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进一步优化国企的股权结构。
允许在混合所有制国企内实行员工持股,根本目标是通过这一制度安排,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有效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内在活力。
必须看到,从长远来看,国企改革想要成功,需要呼唤企业家精神,这也是一代国企企业家们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成功的重要条件。企业家精神匮乏将大大削弱国企改革的效果,拖延改革的进程。因而,对于那些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企业家,必须在容错机制、选聘机制和考核机制、薪酬体系上予以明确。
同时,也应该赋予国有企业管理者时代的使命和责任,重拾企业家精神,去除官本位意识,带领企业转型,进而推动中国发展转型,这才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