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流行病论说]抓住危机教育的新机遇 按下中国经济发


2020-05-30 18:27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古人说:“一个聪明的人想事情,虽然他在一个好的地方,也会考虑它所造成的伤害。即使你身处险境,你也必须考虑到好处。”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参加第十三届CPPCC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出席联席会议的经济界人士时强调,“要努力在危机时期培育新机遇,在变革时期打开新机遇”。这两个“新”字为我们提供了在危机时期寻找机遇、化危机为机遇的科学方法。他们增强了信心,鼓励了活力,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是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役和摆脱贫困决定性战役的一年。这也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一年。由于新发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危险和机会、困难和困难、繁荣和不幸是否共存。战胜危险意味着机会。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正视危险,不怕危险,不懈怠,正视困难,运用科学政策,做好事,抓住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应对危机,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稳步前进,迎来“又一个光明未来的村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快进”的按钮。

强化底线思维,以制度优势补充短板治理,构筑发展“防护墙”。“做好准备,注意安全。这是我们国家的普遍做法。”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它在战胜各种危机中始终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在战胜各种考验中始终创造着历史和未来。防控新发肺炎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大考验。面对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应对重大问题、困难问题和紧急事件的制度优势。采取快速果断的非常规防控措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体现了“中国的速度、中国的规模、中国的效率”。目前,疫情仍在世界其他国家蔓延,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550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在扩大和加深。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仍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如果在预防和控制方面稍有不慎,很可能导致疫情反弹,付出更大的代价。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化“疫情”为契机,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推进扩大防疫经验制度化,加快完成治理体系的短处和薄弱环节,着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放松工作力度,把握好常规防疫和控制细节,构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实防线,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系统思维,以市场优势激活内需潜力,凝聚发展“内力”。不怕浮云遮眼,风大时要睁大眼睛。那些为重大事件做计划的人必须首先看到大趋势。只有坚持全面系统地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才能科学把握经济发展形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它拥有1亿多市场参与者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在由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组成的超大型内需市场,中国也有巨大的投资需求潜力。面对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率先复苏。截至5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工人复工率分别达到99.1%和95.4%,基本恢复正常。全国中小企业的复工率也达到91%,实现了稳定经济发展、赢得战略主动权的底线目标。炼铁需要艰苦的工作。目前,外资和外贸都受到很大影响。影响的时间段还取决于全球疫情控制情况。如何激活和利用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内需市场的优势,是保持经济稳定和改善的关键。加快构建完整的国内需求体系,形成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双向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建立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银行”,促进税费减免,降低融资成本,实施精确支持和有针对性的减免,协助全面恢复生产和工作,疏通国内经济“毛细血管”,吸纳更多城乡劳动力就业。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放开生产、流通、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搞好“菜篮子”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稳定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保障民生底线。

强化创新思维,培育具有产业优势的新增长极,点燃发展的“新引擎”。想法决定出路,想法改变命运。爆发来得很突然,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产业链的供应链周期被阻断,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萎缩13%至32%。然而,每一场危机都包含着新的机遇。正如2003年抗击非典为网上购物提供了创新性的探索一样,这种流行病也迫使许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许多新产业应运而生。基于云的经济、在线课堂、远程医疗、农村电子商务和现场交付等新形式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缕阳光。新格式充满活力,绝不是昙花一现。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好形势,利用好形势,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创新优势,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狠抓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另一方面,必须积极支持这一流行病催生的新兴产业。依托“互联网”优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业态,形成大众创业创新的良好发展趋势。还需要培育和扩大更多新的生长点和新的生长点,用新的模式浇灌优质的发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