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得见未来”——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纪实


2020-04-19 16:07 来源:东南网

30年,历史长河一瞬间,上海浦东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浦东调研时就作出清晰论断。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这是浦东肩负的国家战略,承载的时代使命。

“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

30年来,浦东在改革开放中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荆棘中闯出一条条新路,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等53个“第一”,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浦东的命运,让她昂首站在世界面前。时任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参与并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早期波澜壮阔的奋进历史,他回忆说,“浦东开发者提出了一句自勉的口号:‘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还把这句话贴在食堂,时刻提醒大家”。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在规划设计阶段采取国际咨询方式,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开辟了新理念,树立了新标杆。因为这份坚持,才有了今天世界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汇聚陆家嘴的功能集聚,才有了这里的崭新城市天际线。站在浦东陆家嘴环形天桥“明珠环”上,环顾林立的高楼,可以感受到这座永不停歇的金融城在不舍昼夜地为中国经济畅通血脉、激发活力。

浦东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丰富、金融机构最聚集、金融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集聚上交所、期交所等要素市场,强化了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通过将海港、空港打造为世界级枢纽,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三;通过发展服务贸易、高技术产品贸易等高能级贸易,不断增强全球贸易资源配置能力……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浦东拓荒者筚路蓝缕、奋勇拼搏、敢闯敢试,他们的奋斗精神、责任担当,激励着今天的开发者更好地发挥突破攻坚与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说,“浦东显示出了其应有的国际效应。从‘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到陆家嘴规划设计阶段国际咨询,到保税物流园

区,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项开放举措的实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

“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

7年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在浦东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片只有28.78平方公里的自贸区被寄予厚望:对标最好水平、最高标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取得显著成效。

7年来,上海自贸区经历了扩容和设立临港新片区,建立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极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切实改善了营商环境。上海自贸区还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等领域形成了310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让世界最为关注的是,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负面清单从190项减至37项。目前浦东95%以上的外资企业通过备案方式设立。截至2019年底,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超过2700个。

特斯拉项目曾创下全国制造业项目落地新速度,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盛赞这一“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这得益于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

让自贸区企业感受颇深的是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成果。实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贸易便利化改革,建成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极大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全球著名的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落户浦东,生物制品对通关速度要求特别高。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帮助企业实现申报无纸化,物品从空运抵沪到交付用户从一两个月缩减至四五天。

全球金融界关心的是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成果。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正式上市交易,成为我国境内上市的第一个国际化期货品种,是中国期货市场的里程碑。

“FT”是自由贸易账户的缩写,该账户体系是一项金融基础设施,构成了一个金融领域的“特殊监管区”。截至2019年底,浦东已开立FT账户13.2万个,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额累计达到38112亿元。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成果更是引发广泛好评。自2015年“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以来,浦东新区按照四种改革方式全面落实共198项改革事项。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的企业满意度调查显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出后,对行政审批改革满意的企业占比达到92%。

政府监管既要放得开也要管得好。浦东进一步探索形成了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机制。自2017年初试点推动以来,已实现对全区所有21家监管部门和108个行业(领域)的全覆盖。目前,已有多家因欠薪欠保行为企业被列入监管预警名录。

“面向世界”“后来居上”

邓小平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要“面向世界”“后来居上”,张江完美实践了这8个字。浦东开发初期,国外高科技产业不愿来投资,怕知识产权受损,担心缺少高科技产业人才,导致张江发展的脚步有些迟缓。

岁月更替,如今张江日渐崛起。今天的张江科学城已成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级科技高地,正如硅谷之于旧金山、中关村之于北京,张江科学城正在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增长极。

张江人工智能岛,被誉为“在这里看得见未来”。作为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发展的核心区域,大批跨国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在这里比邻而“居”,相应的创业孵化载体和应用场景已经建成,未来有望建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企业微软去年将其第4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落户于此。实验室项目总监林妙菁说,“在这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资源,这是微软其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所不具备的”。

浦东正着力推进陆家嘴—世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以张江人工智能岛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和以金桥“5G+AI”为主的生态创新园建设。

浦东有个俯瞰外形像鹦鹉螺的建筑叫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在上海光源助力下,研究团队发现了隐藏80多年的外尔费米子,实现了甲烷的绿色、高效转化,揭示出了埃博拉等流行病毒的感染机制。

以上海光源为代表的一批大科学装置项目在浦东迅速崛起。浦东云集了1万多家创新企业,成为创新创业的乐园,得益于浓厚的科技氛围。截至2019年底,浦东共有研发机构574家,其中包括霍尼韦尔研发中心、陶氏研发中心等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及总部293家;还有包括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所等多家重点院校的专业研究机构。

目前,浦东经资质认定的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已有164家,孵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逾3500家。浦东还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丹麦等国家设立创新创业基地。

“朝着7年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推进”

3月26日,《浦东新区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发布,这是一个科技创新功能优势倍增和产业能级倍增的行动方案。方案显示,到2025年,浦东要培育形成6个“千亿元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为此,浦东将针对重点优势产业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示范应用推广方面分别给予政策支持。

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说:“我们希望能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浦东现代制造业高地金桥园区已梳理出54万平方米可转换空间,该园区还将提升可用空间的倍增能级,通过腾笼换鸟,淘汰低效使用的空间载体,将更多可用资源注入到高质量发展中。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5年,浦东工业增加值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到33%。工业增加值从2732亿元增长到4600亿元,总产值达到18400亿元,增加值率保持在25%以上,工业从产值规模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

浦东新区6个“千亿元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将主要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6大硬核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张江科学城拥有“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等多个关键领域和项目。

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自贸区张江管理局局长吴强说,“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发布,实际上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只要其产品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质,我们就欢迎,就会得到政策扶持”。

30年来,浦东对标最高标准,跑出了令世界赞叹的“浦东速度”,未来的浦东将更加美好。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发布的《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浦东有了新的目标:“朝着经济总量7年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全速推进”——相当于用7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新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