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制造商也换成了面具地方政府和企业联手“群体战争”


2020-02-11 12:04 来源:东南网

新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突然出现,而最稀缺的防护装备无疑是口罩。

由于这个原因,各个地方政府都展示了他们的魔力。有些人一夜之间就购买了面膜机并投入生产。一些公司已经改变了尿布生产线来生产口罩。有人呼吁市民更换口罩……

2月7日,浙江省发布了10条口罩管理意见,要求公职人员一般不要佩戴N95医用防护口罩。2月10日,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在当地电视台、官方微博“扬州发布会”等渠道发布《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用手中的N95等医用防护口罩代替一次性医用口罩,提供给一线医务人员。按照1: 20的比例,即一个N95和其他医用防护口罩被替换为20个一次性医用手术口罩。

当地时间2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就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总干事谭德赛指出,这一流行病的爆发造成了世界范围内个人防护设备(如面具和呼吸器)的长期短缺。

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占世界口罩产量的50%,但医用口罩和N95口罩的比例有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口罩产量达到1480万只,比前一天增长了3.1%。“有116,000个N95口罩,比前一个月增加了48%。其他医用口罩998万个,比上个月增长36%。普通口罩有471万个。”

医用口罩的稀缺,尤其是N95口罩,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赛迪的顾问数据,2019年中国将生产超过50亿个口罩,工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医用口罩的比例超过54%。然而,面对国内(上游和下游)的生产能力和突发疫情下的实际需求,中国的口罩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这些重返工作岗位的传统面具企业和新团队能否更快地解决供需问题?

长三角企业集中

一般来说,口罩分为四类:普通口罩、医用口罩、日常防护口罩和工业防尘口罩。中国的面膜产业链还包括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面膜制造,以及下游销售和流通。医疗保健行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顾问萨迪·宁·余强最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他们的统计,中国医疗口罩行业的企业超过1500家。在产业链的上游,江苏和山东企业最为集中。江苏和河南是产业链中部最集中的企业。下游,北京和上海的企业分布最集中,主要是流通和零售企业。

在他看来,前期原材料供应商的储备是充足的,但是跨省调运需要进一步优化,以保证材料的顺利运输。

“除了充足的储备外,石化企业作为原材料的来源供应商,都在第一时间开始工作,以确保医用防护设备的聚丙烯(PP)、聚酯(PET)、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氨酯(PU)等原材料的供应。”他说。

聚丙烯高熔体指数无纺布专用料是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料。这种材料也可用于生产一次性外科手术服、隔离服、床单、液体吸收垫、输液瓶和注射用注射器等。

恒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利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春节期间,公司位于大连长兴岛的恒利石化工业园从未停产。

“除了中国的纺织厂,公司的其他工厂在春节期间不会停止生产或放假。”这位负责人说,由于生产设备的性质,生产聚丙烯的机器是不能生产的

据仙桃市政府相关官员10日介绍,目前仙桃市有113家企业生产各种应急防护用品。这些企业主要是外贸企业。它们不能在中国销售,只能出口。其中只有两家企业有资格在国内生产医用防护服,而这两家企业只有资格,没有生产能力。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一线医疗物资的短缺,把我们没有国内生产资格、不能出口到国内市场的企业投入生产。”仙桃无纺布厂的负责人说。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下发文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增加生产线(设备)快速扩大产能。采取多种措施扩大重点医用防护材料的生产和供应,实施政府采购和重点医用防疫材料储存。

浙江日前提出优先生产医用口罩,确保省级重点口罩企业的生产经营。例如,我们将支持其他口罩制造商将其出口转向国内市场,支持民用口罩制造商升级其医用口罩的生产,并支持合格的制造商转向口罩生产。

湖南省药品检验所3日也提交了《医用外科口罩》等检验检测资质延期申请材料。同一天,获得了湖南省市场监管局颁发的CMA检验资质证书。

河北某保健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收到《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冀宝谢蓓20200001)和《冀保食药监械生产备20200001号》(一级医疗器械生产记录证明)。这也是保定市开通防疫产品绿色审批渠道以来,第一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申请到认证,整个过程只需要两天。

宁玉强还告诉记者,如果企业自动化水平高,反应速度会更快,人为因素也会更少。因此,疫情过后的强势企业可以更多地考虑投资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和信息化推广。

中游生产企业提高全功率

几天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管维忠表示,事实上,中国的口罩生产可以被评为二级速度,每个口罩只需要0.5秒。然而,为了保证安全防护效果,一个标准的分析和消毒过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面对巨大的需求,除了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用材料外,更多的上市公司和企业也在紧急“越境”启动或改造生产口罩、消毒剂等物品的生产线。

以上海为例。目前,有17个面具和配件制造商,它们都已恢复工作。2月4日,日产量超过260万。除了前线卫生保健和防疫人员的需要外,目前零售市场每天有180万至200万件供应品。

为了配合对抗疫情,上海港凯净化用品有限公司正在全力生产口罩。在10日下午接受第一财经新闻采访时,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今天的生产能力已经恢复到14万台(原来为20万台/天),随着人员从隔离状态中释放出来,这两天应该可以达到20万台/天。

此前,他们刚刚在34小时内从工行获得了200万元的贷款,以满足生产资金的需求。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介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CDB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建立了应急物资生产资金需求快速反应机制,紧急融资50亿元,开通绿色审批渠道,并给予最大利率优惠。

截至2月7日中午,中石化已完成11条带pa的口罩生产线

中顺洁柔(002511。深证),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纸业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顺杰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浮中顺”)拟开展医用口罩的生产和销售。云浮中顺共购买了5条医用口罩生产线,产能为35万片/天。预计生产能力将在本月底形成。投产后,云浮中顺将继续根据需要增加生产线,将产能扩大至每天200万件左右。

纺织印染企业方化有限公司(600448。上海)根据自身业务优势,计划在方化工业园区建设一个无菌车间,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生产车间面积1500平方米,自筹资金1000万元投资建设,建设期3个月。

此外,比亚迪(002594。深圳),广汽集团(601238。汽车行业的SH)和SAIC通用五菱宣布,他们将重建生产线来生产口罩。科技企业天华朝京(300390。深圳)和新伦科技(002341。深圳)都通过子公司进行面膜生产。不过,比亚迪后来表示,由于口罩生产能力有限,它们主要供应给一线疫区、医院和抗病毒相关部门,暂时不会销往国外。

与此同时,不仅上市公司,全国3000多家公司都添加了防疫和控制材料。视力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3000多家企业根据工商登记变更信息增加了“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体温计、医疗器械”等业务。

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兼新皇冠肺炎疫情中央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指出,要强化地方属地责任,落实财税政策、政府采购和仓储政策等政策,协调原材料和就业困难,促进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生产企业的生产和供应。增加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产量,扩大医用口罩的供应。进一步保障湖北省一线、武汉等重点地区医务人员的需求。

疫情爆发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医用材料企业恢复工作,扩大生产。会同有关部门,尽一切努力确保医疗物资,重点是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医疗物资分配。截至2月9日24时,共发放国家标准医用防护服47.01万件,组织发放医用隔离护目镜/口罩35.78万只,84种消毒剂6.45万箱,免洗手消毒剂31.25吨,全自动红外体温计663只,在武汉、湖北两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