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网络新闻(焦点访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工作大幅增加,许多人选择在各个战场抗击疫情。其中,一些人在医院日夜工作,一些人在生产线上加班,一些人在建筑工地工作,一些人在交通道路上疾驰,还有一些人在社区前后奔跑。各行各业的人都在采取紧急行动并尽最大努力。由于人力短缺,许多战争的前线都有“多余”的志愿者。例如,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地上,就有这样的人。
2月4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第九天。冯伟和他的兄弟巢维在这里工作。冯伟告诉记者,他原本不是雷神山建筑企业的员工。看到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的消息后,他开始询问如何加入。
冯伟说他联系了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第一公司的劳工经理,因为他们也是当地人。他和他的兄弟可以驾驶挖掘机、拖车和挖掘机。他们什么都有,还有渣车。直接过来工作。
像危险的凤凰一样,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消息发布后,许多市民要求到建设现场帮忙并成为志愿者。
由于建筑工地的专业性和市民的安全,建筑队拒绝了许多市民。其他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被选入施工队。当冯伟和他的弟弟巢维出发时,他们的大哥紧随其后,他将驾驶一辆矿渣卡车。
1月27日,中央电视台开通了霍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的“慢速直播”。观看直播的人数不断增加。网友们还在照片中给挖掘机、提升机、水泥罐车甚至灯塔起了个绰号。冯伟和他的兄弟巢维的挖掘机被称为“小蓝”。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是一场与流行病恶魔的生死竞赛。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施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每个施工人员的健康。因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尤为重要。
在雷神山项目的施工现场,有许多普通人自愿参加施工。吴就是其中之一。在过去的两天里,他的工作是检查施工现场温度监测点的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吴实际上是中国建筑公司第三工程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的项目经理。这次他回家了,他已经攒了一些假期,想回家和家人团聚。
就这样,吴主动来到了施工现场。由于雷神山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而吴的脚部也有旧伤,前几天领导安排他在大门口给工人们量体温。吴负责七个测温点。由于人数众多,施工环境复杂,测温系统有时工作不稳定,所以吴每天要来回巡视两次。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面膜厂,李珍很忙。他不是这家面具厂的工人。就在春节前,他还在和客户谈论大生意。48岁的他实际上是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外资企业的亚太区总经理。既然他是总经理,为什么他要在这条装配线上做面具工人?这始于他在新年第二天看到的一条微信信息。徐翔是微信的发送者。面具制作志愿者徐翔说,他在朋友圈子里看到有人在找志愿者。
徐翔说这个面膜厂急需帮助。为了应对疫情,面具厂紧急恢复工作,其产量也从通常的每天3万只增加到4万只。然而,为了达到最大的生产能力,需要增加更多的人。
徐翔亲自去了面膜厂,详细询问了面膜厂的需求。然后,他想帮着找个人开始工作,但是
志愿者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但是随着工厂工人的增加,技术工人可以去更多的核心岗位。目前,面具厂的三条生产线都在运行,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李珍,它们是最后的包装过程。包装后,这些面具可以运走。现在,130多名志愿者来到这里提供帮助。三班轮班,一天24小时工作。
志愿者和所有战士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战斗。他们为了每个人放弃了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努力将使更多的病人能够及时获救,更多的物资能够及时送到前线,更多的医疗设施能够及时建成,更多的社区和公共场所能够降低感染风险。所有这些都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有序和温暖,并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和信心,共同赢得防疫和控制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