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受疫情持续爆发的影响,a股在停牌一周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再次下跌,沪深300指数收盘下跌7.9%。然而,在市场情绪过度释放之后,随着防疫和控制措施继续落实,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相对稳定的基本面和高质量资产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对外国投资更具吸引力。2月4日,市场停止下跌并稳定下来。沪深300指数收盘上涨2.6%,创业板市场反弹超过4.8%。由于内地市场出现企稳迹象,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收盘上涨1.2%。亚太和欧洲市场稳定并出现反弹。人民币对美元的在岸和离岸汇率在短暂突破“7”后回到这一水平以下。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流行病与全社会集中力量抗击这一流行病结合起来,对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前景仍然是好的。中国金融依托全球经济增长压舱物的重要作用,也在深刻影响和塑造全球金融市场。
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短期稳定是对中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系统措施的信任票。新皇冠疫情爆发以来,相关部委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的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主要保障:国家及时出台了延期复工等配套政策,积极协调资源,快速建设专科医院,从根本上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财政部门积极减免税费,还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和补助。中国央行共提供了1.7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支持,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息,以引导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金融监管部门对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信贷支持,并对股权质押、融资融券等进行了专项安排。在受影响的地区。这些措施的出台,不仅在防控疫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稳定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信心,有助于缓解全球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
其次,“一个国家的繁荣有多难”的精神已经成为改革重新开始的重要动力。面对疫情的短期影响,中国政府、社会和人民聚集在一起抗击疫情。尽管面临短期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可避免的压力,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弥补短期发展不足,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共识。展望未来,在战胜疫情后,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改革的主线。我们认为,通过综合运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监管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等多种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有助于中国的长期稳定和提高,而携手并进、相互支持的“全系统改革”也将成为金融市场稳定的根本支撑。
第三,金融市场是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历史经验表明,资本市场是经济“质量增长”的晴雨表,而不是“增长率”。其长期绩效实际上是由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科技进步和融资结构优化驱动的。尽管这种流行病将带来短期的经济和金融冲击,但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趋势。与国际经验类似,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将改变经济的内生动力,改善分配制度,提高风险偏好,从而使中国经济摆脱外部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