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幸福美丽新边疆】“缘”与“果” 珍稀濒危物种红榄李背后的守护
航拍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网发(冯尔辉 摄)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住着一个有700多名成员的“红树家庭”——红榄李。和白骨壤、海莲、榄李等大型“红树家庭”相比,它只能算是个小型聚落。但4年前,红榄李一度被列为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物种。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于2014年发布的《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显示,红榄李国内仅剩下14株,分布在海南三亚铁炉港和陵水大墩村。这个珍贵的“红树家庭”在东寨港保护区实现从无到有,从1株娇弱的小苗到700多株健康的红榄李,离不开省市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王式军及其团队的不断尝试和管护。
与红榄李的“缘”牵绕了三十余年
王式军是东寨港保护区的一名退休职工,如今被返聘回岗继续从事红榄李的养护工作,与东寨港保护区相互陪伴的时光已经有38年。
1980年,年仅24岁的王式军退伍后被分配至东寨港红树林保护站(即如今的东寨港保护区前身),那年海南尚未建省,保护站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中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是王式军成为最早的一批职工,与红树结下最初的“缘”。
“我那时候还是个门外汉,只觉得自己被分配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那么多种红树,我一个也认不出,只是和当地村民一样,把它们统称为‘枷椗’。”王式军说,上岗任职初期,除了巡逻、采种、栽种,还会跟着林间技术员学习辨认红树林的科种属,一路认一路学,现在东寨港保护区内的19科36种红树林植物,他一看到就能叫出名来。
早年保护区内没有自然分布的红榄李,所以王式军等一众职工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后来通过观察各类红树以及学习红树知识,王式军得知,各类红树开的花颜色不一,红黄蓝白都有,但红榄李的花是大红色,色泽光亮,是“最红的红树花”。他回忆道,最初接触红榄李这个物种的过程十分戏剧性。上世纪80年代,海南全岛正在进行红树林分布情况摸底调查。红榄李属于热带海岸植物区系,对水温、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高,所以分布区十分狭窄,当时仅在三亚铁炉港有发现它的“身影”。
“林业局给东寨港保护区的职工分配了任务:在全岛范围内排查,看看红榄李是否还有第二分布地,还提供了一条线索,说陵水大墩村有发现疑似红榄李的植株。我和技术员赶过去,在整个村子里四处转都没找到符合特征的红榄李,想着这回估计要无功而返。没想到啊,那时台风刚过,很多树都被吹得倒七倒八,就在我们休息的地方,我眼尖地发现旁边一棵倒地的树开着特别鲜艳的红花,就赶紧让技术员仔细观察,最后还让林业局的专家赶来最终研判,发现果然是珍稀的红榄李!”
这个发现在红树研究的圈子里反响强烈,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入岛研究,后经深入调查,在陵水大墩村周边还发现了上百株成年红榄李。在这之后的三十余年,王式军与红榄李的交集不多,他又回归了保护区的巡逻和红树采栽种工作。
时至2014年,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发布了《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红榄李数量稀少,仅剩14株,且均分布于海南,但它们已处于老化或退化阶段,林下基本无红榄李幼苗,种子严重败育,已丧失自我繁育能力,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王式军傻眼了,当初发现红榄李的时候,兴奋地跳起来的记忆犹在眼前,怎么如今这个物种已经处在濒危灭绝的状态。他咬咬牙,决定向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的领导打报告,申请在保护区内尝试人工培育红榄李。
红榄李。新华网发(冯尔辉 摄)
红榄李种苗成活率从不足1%变成了100%
从2014年起,王式军的红榄李人工培育研究失败了无数次,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刚入职的新手阶段。“那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它的生长习性,为了模拟它的存活环境,我们甚至大费周章地带回了三亚铁炉港的土壤和水,但种子种下去总是无法成活。”
王式军说,第一批采种带回了100多粒种子,因为太过于珍贵,他选择放在自家阳台上培育,但哪怕是竭尽所能地细心呵护照料,也还是无法阻挡幼苗逐日走向死亡,没过多长时间,100多粒种子就只剩下16株幼苗,“我心里也急啊,想着红树都是在湿地环境中生长,放在阳台上养总归是不合适的,于是尝试着把它们移到了管理局外的一块小苗圃地里,没想到就活了!”
王式军趁热打铁,带着小团队又奔赴三亚采回了第二批种,直接种在了苗圃地里,想着这回应该有个好的开始,然而强台风威马逊来袭,苗圃地的小苗折损严重,一些残喘的小苗都被风吹得盖在了泥土里。王式军说到这还是忍不住叹气,“清理小苗上的泥土可是个精细活,当时还不到2公分的小苗太小太嫩了,我跪在地上,一团棉花一瓢水地清理了半个月才把苗上的泥土清干净。后来清点了一番,这些幼苗在台风袭击下死了大片,第一批的16株幼苗只剩最后1株了。”
随着不断的尝试,王式军琢磨出了提高种子成活率的方法。“我们经常跟农民一起下地干活,从他们种稻谷、韭菜的种植经验里,我受到了启发。”王式军说,刚采回的种子,表面有一层皮,要先有一个浸种的过程,在适温的水中种子慢慢涨大,能增强其适应力;等它的皮脱了,就进入高温烫种环节,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接着放在太阳底下晒,这样处理过的种子,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从一开始的成活率不足1%,到如今的成活率100%,王式军在不断失败中终于看到了初步的成果。解决了种苗成活的问题,王式军还想着给红榄李更多的生存空间,得到管理局领导的支持后,东寨港保护区内有了一块专门开辟的20亩野外种植区,用于移植红榄李成年种。“保护区内有海岸湿地分布,我们选择的野外种植区是一块微咸泥滩地,适合红榄李生存。苗圃地里的小苗长到20公分-30公分,我们就会把它们移植到野外,现在种植区的成年种已经有600多株。”
王式军在护理红榄李。新华网发(冯尔辉 摄)
红榄李的成功培育是大家的心血
在这将近四年的培育过程中,王式军常说,红榄李的成功培育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如果没有领导支持、团队支撑,无法走到今天这一步。
在与红树日夜陪伴的这38年间,王式军学到了一个重要理念:红树林基因库里的每一个物种都很珍贵,为了不让红树基因链断掉,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这些美丽的红树,我们务必要竭尽所能挽救每一个濒危灭绝的物种。
“不能想着我们国家的红榄李灭绝了,那还能到其他国家引种,我们要育自己的种。”王式军表示,这同样也是自己选择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红榄李人工培育尝试的初衷。
在管理局,大家都喊王式军为“师傅”,在海南话里是对经验足、多方面技能都精通的人的称呼。在这四年间的培育过程中,“师傅”王式军也是众人的精神支柱。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职工冯尔辉是红榄李培育团队的一员,他表示,局里很多年轻职工都被师傅的韧性感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大家都有放弃的想法,只有师傅不断地说“再试一下、再试一下”,就是这一次次的“再试一下”,迎来了成功。
冯尔辉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批存活的唯一一株红榄李开花的时候。“当时去采种,回来才发现还夹带了一些榄李种,红榄李和榄李的叶片长得很像,只有花开的颜色不同,所以虽然育苗成功,但大家都不确定是否培育出来的就是红榄李。所以当一堆白花里开出了一朵红花时,可想而知我们有多兴奋。”他说,是师傅教会了他一个终身受益的道理:遇到什么困难,都告诉自己,这都是暂时的,坚持去做,终究会有所收获。
最早期的那批红榄李因为十分珍贵,并没有移植到数十公里外的野外种植区,而是就近栽种在管理局附近。这批“先锋”被悉心照料,长得十分精神,最初存活的那株红榄李如今已经长到了将近3米,日前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花期。
王式军说:“这些红榄李都是我亲自参与培育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早在两年前就退休了,但还是放心不下。现在返聘回岗之后,我打算直到自己干不动了为止,都会一直陪伴它们成长。”
原标题:【幸福美丽新边疆】“缘”与“果” 珍稀濒危物种红榄李背后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