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油青年讲述石油精神
6月5日,一场以“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为主题的石油精神(劳模·青年)论坛在北京开讲。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主角儿是来自中国石油不同战线的20余名劳模、青年代表。他们生动地讲述了石油人的奉献与坚守、创新与担当,阐述对石油精神的领悟与体会。当天的直播,吸引了98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中石油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指出,劳模青年是百万石油员工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石油人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缩影,是新时代的楷模。弘扬石油精神就是要践行“三老四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创业绩。弘扬石油精神就是要忠诚担当,坚韧无畏,改革攻坚,实现稳健发展;就是要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筑牢国有企业发展的根与魂。要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继续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使之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和思想基础,凝聚起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
长庆油田公司第十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修井高级技师杨义兴是一名修井工,他为之迷恋的是“油井在自己手里复活的感觉”。
修井最常用到的液压钳很容易伤到手指头,他琢磨在液压钳的开口处,焊了一个侧向活门,既不影响使用,又保护了手。慢慢地,杨义兴的发明有了小名气,他也连续三届在长庆油田技术比武中夺魁,2006年被集团公司聘为技能专家,发明、改进的120多件修井工具,在行业里被广泛推广。“当好油井‘医生’,凭技术说话,靠创新提效,用追求彰显价值。”这就是他理解的“石油精神”。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乙烯消费国,但自给率长期不足。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艺经理孙长庚工作14年,只做了一件事:乙烯技术研发和工程化。2008年,中石油成立重大专项,立足实施乙烯国产化。一套百万吨乙烯装置占地约9万平方米,相当于13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管线连接起来有200多公里,超过5个马拉松的距离,装置由上千台设备构成,他们要对所有设备的每一个关键参数进行大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优化。自有乙烯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国外专利商大幅降低技术转让费。目前,自有乙烯技术得到推广,带动了下游上千亿的产值,这让孙长庚和同事们都觉得“特别牛”!
8年前,国际管道中乌项目布哈拉输气处生产技术科科长陈子鑫曾纠结:得到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保送研究生的名额,同时,拿到了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录用通知。陈子鑫一家三代都是石油人,爷爷是玉门油田的石油工人,爸爸是一名管道无损检测工程师。有一年除夕,远在苏丹的爸爸,脸贴着电视,和录像里的子鑫和妈妈拍了一张别样的全家福。后来,陈子鑫遵从自己的内心,放弃保研,选择石油。他来到中亚,在荒芜的大地上扎下根来。
回国休假的时候,陈子鑫跟爷爷说:“您那个时候是人拉肩扛建设大庆,我爸那会儿是翻山越岭在各地建管道,而我现在是在‘一带一路’上继续着你们的事业。”
原标题:石油青年讲述石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