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践行者】这些“爸爸”“妈妈”让福利院的孤儿有了“小家”


2018-05-29 14:34 来源:金羊网

原标题:【中国梦 践行者】这些“爸爸”“妈妈”让福利院的孤儿有了“小家”

文/图  金羊网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莫冠婷

孤弃儿童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是最需要关爱保护的群体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长期以来,福利院集体养护是照顾孤儿的主流模式。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珠海、东莞、深圳、化州等地探索出了更个性化、多元化的养护模式,即根据孩童从0至18岁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及需要,运用生涯规划、个案管理手法,给孤弃儿童提供早教、学前特殊教育、“模拟家庭”养育、“模拟家舍”训练以及社区青年服务等专业服务,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临近“六一”儿童节,记者走访了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了解“模拟家庭”的日常生活。

福利院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夕阳照进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楼宇内的一户特别人家。“爸爸”伍叔把沙袋绑在脑瘫儿小秋(化名)手臂上,让她拿勺子吃饭时手臂力量更稳定,唐氏儿小夏(化名)则把饭盛好端到“妈妈”唐姨面前,4个孩子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菜旁,像平常人家那样,边吃边话家常。事实上,伍叔和唐姨并非孩子们的亲生父母,而是由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从社会上招聘而来的“模拟家长”,今年是他们一起生活的第5个年头。

据了解,“模拟家庭服务项目”是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合作开展的类家庭孤儿抚育项目。经历了28年集体养护服务模式,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在2013年探索试行组建首批4个模拟家庭。

“模拟家庭”的服务对象是由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收养、6周岁以上、进入小学或特殊学校就读的孩子。而“模拟家长”中妻子一方需要24小时全职照看孩子的生活,准备早餐、督促起床、送上学、打扫卫生、做饭、督促做作业、陪伴脑瘫孩子在家做康复训练。丈夫一方可在外打工,但下班要回家充当父亲角色,帮助妻子照顾孩子们。

到现在,项目分4期共建立11个家庭、目前入住43个孩子,5年来共为61名福利中心孩子提供服务,让孩子们感受家庭温暖、认知家庭角色,提升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身份是假的,但“爸妈”的爱是真的

时间回到5年前,41岁的唐姨来到福利院任炊事员,当时,她儿子和女儿在老家湖南分别念大学、初中。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被收养后,其他十几个孩子也都嚷着要爸妈。这让唐姨又感动又难过。“对于其他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是多么容易的事。但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却这么难。”

于是,她和丈夫主动应聘成为“模拟家长”,希望像爸爸妈妈一样照顾他们。但他们并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会面对那么多的挑战。

模拟家庭的孩子病症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不一样,照顾他们十分考验耐心与爱心。刚进“模拟家庭”时,4个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有的一发脾气就扔东西,有的直接对着墙上厕所……进入“模拟家庭”照顾孩子的第一个月,唐姨一下子瘦了10斤。

孩子中,脑瘫儿小冬(化名)是唐姨最担心的一个孩子。由于先天性脑瘫导致手脚不协调,小冬生活不能自理,吃饭要人喂;去年小冬的左腿还经历了一场手术,术后需要做康复训练学走路。但最初一个月,每天还未踏入福利中心康复训练室门口,小冬就开始哭闹,没有一个小时停不下来。唐姨也曾一度失控落泪,但她没有放弃,每次都在身边开解、鼓励小冬,经过几个月训练,小冬终于能自己走路。

而性格变化最大的要数唐氏儿小夏。唐氏儿小夏性格内向,有次上兴趣班,小夏一直咬手指头不画画,唐姨看到后,手把手陪她一起画,再拿着画作问老师:“小夏是不是也画得很漂亮?”老师称赞了小夏,并奖励她一盒彩笔,自此,小夏爱上了画画、写字和说话,遇到好奇的事物,还时常问别人“为什么呢”。

5年来,唐姨夫妇真心付出,早已成为孩子们最亲的人,每天从特殊学校放学回家,孩子们都会说一句“我回家了。”唐姨说,“只要可以,我想一直陪着他们。”

走出家庭后,还有项目助其走向社会

在模拟家庭项目中,还有专职社工负责统筹、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社工会帮助“模拟家长”疏导压力,给他们培训照顾孩子的专业知识,还会运用个案管理的专业方法给孩子们提供自我管理、社交、职前训练等辅导。

“社工还有一个职责,考虑到孩子对模拟家长的角色混淆,相处久了容易把模拟家长当成‘爸爸、妈妈’。一旦模拟家长离职,孩子容易产生离别情绪,所以,在孩子与模拟家长生活过程中,社工会帮助孩子疏导离别情绪、认识聚散有期、了解自身的身份。”该福利中心负责人说。

“我们会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不让他们叫‘爸爸’、‘妈妈’,而是叫‘叔叔’、‘阿姨’。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庭,但也让他们认识到,这不是他们的原生家庭,‘模拟家长’不是真正的父母。”模拟家庭项目负责社工阿花说。在跟进过程中,她也会向孩子们灌输组织家庭的观念:“你们以后也可以谈恋爱,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她说。

记者还了解到,“模拟家庭”只是福利中心为孩子们做人生规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家庭沟通能力,随着孩子长大,可能会求学、工作、走向社会,因此,“模拟家舍”、“社区青年”项目也应运而生。

据悉,“模拟家舍”设在福利中心内,两人共住一个宿舍,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所有人需要独立自理生活。模拟家舍里没有家长,但福利中心安排生活老师帮助他们,还安排就业辅导。目前,有7名孩子成功从“模拟家庭”升上了“模拟家舍”,其中6人在社区就业或兼职。“社区青年”项目则是给成年后离开福利中心、独立在社区生活的孤儿提供有限度的专业社工服务,使他们能够适应社区生活,真正走向社会。

原标题:【中国梦 践行者】这些“爸爸”“妈妈”让福利院的孤儿有了“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