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宝藏》: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千年不腐”?
东方网5月21日消息:近日,央视综艺频道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推出了同名图书,九大博物馆馆长甄选了27件镇馆之宝,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本文摘编自该书中关于荆楚文化宝库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宝”、中国剑魂——越王勾践剑的故事。由澎湃新闻经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君子剑文化的重要载体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在青铜冶炼业发达的商代已经有了很短的古剑,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诸侯为保护自己,竭力搜寻工匠高人铸造利剑。无数传奇宝剑,都诞生在这个时代。依据《考工记》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工匠已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能充分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铜与铅、锡的比例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冶炼技术,领先西方国家近千年。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文物,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出土时,剑插于黑色漆木剑鞘内,虽深埋于地下2400多年,出鞘时剑身仍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在剑身近格处有两行8字的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乍用剑”。说明它是越王勾践的青铜剑。这把剑全长55.6厘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圆茎中空,茎长8.4厘米。剑格宽5厘米,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身长47.3厘米,两面满饰黑色菱形几何花纹。
越王勾践剑的工艺之精美无与伦比,集当时各种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于一体,代表了当时吴越铸剑技术的最高水平,刚柔相济,既坚韧又锋利的特性,使越王勾践剑成为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
卧薪尝胆铸春秋
公元前6世纪中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征战频繁。当时,地处中原的各国内政动荡,而地处南方的楚、吴、越之间也开始了激烈的征战,一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吴国在今江苏南部,都城为吴(今江苏苏州);越国在今浙江北部,都城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南)。
先是吴楚争霸,而与吴国相邻的越国,则常趁吴忙于攻楚之际,袭击吴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常允逝世,王子勾践即位。伐楚获胜回国的吴王阖闾趁机大举兴兵伐越。年轻的越王勾践用奇谋大败吴师,吴王阖闾负伤而死。
两年之后,阖闾之子夫差再兴重兵伐越,替父报仇。越国大败,勾践请降,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从此,勾践沦为吴王夫差的仆役,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忍辱负重,历经磨难,终于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
《国家宝藏》节目中越王勾践剑“国宝守护人”演员段奕宏
越王勾践回国之后,不忘会稽之耻,“方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面卧薪尝胆,厉兵秣马,一面在贤大夫范蠡、文种辅佐下改革国政、振兴经济。经过十余载的励精图治,于公元前482年东山再起,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勾践沿夫差的路径北进,大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藤县),“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春秋战国,时局动荡,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各诸侯国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武器,进行着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各国都拥有铸造青铜剑的能工巧匠。吴越之地,自古便是剑气纵横之所在,以精绝的铸剑技术而名闻天下。据《越绝书·宝剑篇》记载,当时的宝剑鉴赏家薛烛这样评价越王勾践的“纯钧”剑:“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钣,灿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职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一物。”
春秋霸主最后的遗珍
1965年冬,湖北荆州江陵地区为改善当地的灌溉系统,开始了漳州水库的渠道修建工程。当水渠修建到古楚国都城郢都故址附近时,发现了大小古墓50多座,其中望山1号墓是一座较大型的战国楚墓。
江陵地区地下水位高,墓坑内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且时逢隆冬,常有雨雪。经过考古人员的艰苦工作,从这个1号墓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这是座中型的土坑木椁墓,有内外两重棺,其中内棺的结构复杂而严密。而这把套在黑漆鞘里的青铜剑,就放在内棺墓主人骨架的左手侧。
考古人员清洗剑鞘后拔出青铜剑,发现它制作精美,禁不住赞叹不已。他们发现,在剑身近格处有两行8字鸟篆铭文,其中6字为“越王自乍用剑”,另两字按以往在剑上发现的铭文惯例,应是某位越王的名字。
但是春秋时,越国自常允起至无疆为楚所灭,先后有9位越王,这两字是哪位越王?一时难以定夺。于是在考古学、古文字等领域内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笔会”,经郭沫若、唐兰等十几位著名的专家学者研究,认定铭文上的人名为“鸠浅”,而“鸠浅”正是“勾践”的通假字,由此认定这把剑是勾践的重要遗珍。如今,这位传奇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一件经科学考古发现的遗物,就是勾践剑,它是勾践这位历史人物最重要的一件国宝级文物,它对于吴越关系、楚越关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宝藏》节目剧照
至于一把越王的剑为什么会出现在楚墓里,考古学界有两种猜测,一种是陪嫁品说,一种是战利品说。事实上,吴越之剑的出土地很少是在古代吴国和越国的领地范围内,经常是在楚国、晋国的领地范围内出现,这是因为,春秋时期吴晋、越楚联盟的出现。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自会稽归七年”,听从大夫扶同的建议,在外交方面采取“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的方针。在实施“亲楚”外交时,很有可能将心爱的青铜剑作为重要礼物送给楚国。据记载,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她的儿子就是楚惠王,所以这把剑很可能作为陪嫁品流入了楚国,勾践也许是把“勾践剑”当作嫁妆献给了楚王,以取得楚国支援。
用最新的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国宝
越王勾践剑出土于1965年,在它的今生故事中,1977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那一年,它由专机专人护送至上海,接受质子X荧光无损检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接受这种检测的国家级文物。检测成果轰动了整个学术界,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越王勾践剑的研究热潮。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许多猜想还悬而未决。40年后的2017年,湖北省博物馆启动了“越王勾践剑的二次科学研究”。即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无损检测。
越王勾践剑是很多考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偶像,我们想要唤醒它,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听懂它要对我们说的话。
第一项研究成果——终于找到了通往越王勾践剑微观世界的大门。
我们把越王勾践剑放到500倍的显微镜下拍了上千张显微照片,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才拼接成的全景图,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
在放大500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一种黄色的部分,那是它的剑刃,还可以看到像树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的结构,这个叫“树枝晶”。这就是勾践剑的细胞,这种细胞,是金属里面的“金相组织”。通过这种叫作树枝晶的金相组织,可以对它的铸造工艺以及它里面的合金成分进行推测和研究。也就是说,我们相当于拿到了解开越王勾践剑制作工艺之谜的一把钥匙。
我们从观察树枝晶就能看出来,剑刃和剑身的树枝晶是连成一片的,这说明金相组织是连贯的,即剑身、剑刃是一次铸成的,这是一把一体铸成的剑,用的材料是一样的。这也就推翻了前人“剑身与剑刃选材不同”的结论。
第二项研究成果——解释了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千年不腐”的原因。
越王勾践剑深埋地下2400余年,1965年出土时竟寒光醒目,毫无锈蚀,剑刃锋利到20余层纸一划而破,这些谜团吸引了大量学者苦心钻研,试图揭开蕴藏在千年古剑身上的传奇。之前曾有一种猜测是:这把剑千年不腐,是因为经过了硫化处理。
但这样的观点也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是有待考证的。我们在这一次的研究当中有一些新的发现,跟越王勾践剑同一个墓葬出土的其他两把剑,剑身表面都含有硫,我们发现,有硫的地方其实腐蚀是更严重的,也就是说硫化处理根本不是它“千年不腐”的原因。经过我们这次的研究总结,越王勾践剑“千年不腐”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剑本身的选材合适,铅含量很少,因为同墓葬铅含量高的器物都腐蚀严重;第二,墓葬环境好,隔绝了空气;第三就是勾践剑带着剑鞘,对它是一个双重保护。应该说,就是这三点造成了它的“千年不腐”。
第三项研究成果——越王勾践剑真容大还原。
在500倍的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剑身的菱形纹。中间那个黑色凹槽的地方,边上白色条纹的部分是整体塌陷进去的。我们推测,它是用了“铸槽填锡”的方式制作的,也就是在铸剑的时候,先在剑身上铸了菱形纹凹槽,再在这里面填上锡。因为锡是银白色的,青铜是金黄色的,按照我们的推想,2500年前的复原图,应该是黄白色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黄黑色,这是经过2500多年腐蚀的结果。
如果不通过科技的手段,估计后人对于国宝本身的样子,永远都像蒙着一层纱。今天通过科学检测,我们离越王勾践剑的真相又近了一些。40年前,兢兢业业的专家学者为我们检测了越王勾践剑,结果震撼了整个学术界。40年后,我们通过科技的手段,带领大家进入勾践剑的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心圆转折成了深谷沟壑,剑身金相组织树枝晶星罗棋布,宛若星盘,菱形纹褪去黑色表面,显露银色光芒。我们探寻着勾践剑无与伦比的浩渺风景,也探寻着先人无与伦比的智慧。这是时代进步、科技进步赋予我们的机遇,让我们能从另一个维度解读国宝,窥见历史。
《国家宝藏》,于蕾、吕逸涛主编,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出品,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4月。
原标题:《国家宝藏》: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千年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