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蜱媒病原体“地图”绘制完成
包括我国33种新发蜱媒病原体及其传播媒介、动物宿主的地理分布图谱近日基本绘制完成,这是军事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继在全球首次发现三种蜱媒传染病后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溯源研究”。研究人员综合运用核酸高通量快速筛查、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以及遥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传播动态模型预测技术等先进手段,在新病原体识别与鉴定、自然疫源地发现与确认、流行趋势预测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务春介绍,过去五年,他和团队发现了六种新发蜱媒传染病,其中有三种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即山羊无形体、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J-90亚种感染病例,另外猎户巴贝西虫、米库尔新埃立克体、拉乌尔立克次体感染人则是在欧洲以外首次报道。这些传染病危害不小,如果人感染立克次体和无形体可造成多脏器损害,表现为高热、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人感染巴贝西虫主要导致患者贫血、免疫力降低,常常形成无症状持续感染,并可能通过输血进行传播。
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我国发现33种新发蜱媒病原体,包括8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7种无形体、6个伯氏疏螺旋体基因种、11种巴贝西虫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目前,曹务春团队已基本绘制完成这33种新发蜱媒病原体及其传播媒介、动物宿主的地理分布图谱,并对我国20余种主要媒介蜱种的危害范围、受威胁人群进行了科学预测,该图谱预计年内出版。
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贾娜透露,该图谱实用性相当强。模型预测显示,可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斑点热立克次体、巴贝西虫等多种病原体的长角血蜱广布于我国896个县区,约4.5亿人口受到威胁。东北林区的常见蜱种全沟硬蜱,携带包括病毒、立克次体、无形体、螺旋体和巴贝西虫在内的13种病原体,预测显示近1.3亿人受到威胁。
2015年,该团队还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在无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传播,并证实医院内感染。他们建立的H7N9禽流感传播风险预测模型显示, H7N9禽流感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活禽市场多、人口密度大、相对湿度大的区域,尤其在气温15℃左右时风险最大。预测结果与过去三年实际发生的疫情吻合,实现了早期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