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中东新一轮博弈的赢家和输家
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中东地区的另一个国际热点,两国间的全方位明争暗斗也可能会逐渐升级
文/高尚涛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实施对伊朗关键领域的制裁。尽管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其他协议签署国不同意美国的决定,希望国际社会尊重和维护伊核协议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但是,美国已经开始单方面对伊朗进行制裁,并游说美国的盟国与其保持一致。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动,将为已经深陷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并有可能引发更为激烈的地区冲突,而相关各方也会在中东地区形成新一轮的交锋和博弈。
助推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以色列将是重大利好,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改善。
伊朗是以色列最大的敌人之一,以色列建国以来,许多中东的伊斯兰国家逐渐放低了反对以色列的调门,不少国家与以色列展开了战略合作,有的甚至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条约。但是,伊朗始终坚定不移地反对以色列,其最高领导人甚至不止一次的放言消灭以色列。
在这一背景下,伊朗的每一次技术进步和能力提升,每一次武器升级,都会让以色列感到压力倍增。伊朗核计划无疑是最能提升伊朗综合能力的技术升级计划之一,也是最能让以色列感到害怕的伊朗计划之一,因为这一计划包含了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在技术上毫无障碍。
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强化对伊朗的最高级别制裁,可以有效延缓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进程,为以色列破坏和摧毁伊朗核设施、提高自身防御能力留出更多的时间。不仅如此,美国对伊朗的全面制裁,还可能全面延缓伊朗的经济发展进程,进一步拉大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实力差距,为以色列营造出更多的安全空间。
所以,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前,以色列积极煽风点火,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出面,亮出摩萨德从伊朗偷来的一吨半核武器计划文件,大肆渲染伊朗发展核武器的“险恶用心”。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以色列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和欢迎,还积极配合美国,协调俄罗斯等国的立场,并为部署打击伊朗势力做军事准备。
与之相对应的是,伊朗遭受的损失是最直接的。根据以前美国的做法进行推测,美国宣布对伊朗进行最高级别的制裁可能涉及限制伊朗能源、石化、金融、船运、造船、贵金属、石墨、铝、钢铁、冶金用煤和商业软件等领域产品的国际贸易,并特别限制易货交易以防范伊朗规避措施,对向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朗蒂夫国际贸易公司、伊朗中央银行等关键部门提供支持,或向伊朗政府提供金融帮助的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此外,美国的这些制裁措施,将严重打击伊朗的石油出口,导致其石油收入锐减,重创伊朗经济,引发伊朗货币贬值,并会重创伊朗的工业制造体系,造成伊朗石油生产设备老化,飞机和航运设施等难以为继。
伊朗受到美国制裁打击后,可能不得不收缩国际战线、减少对外国盟友的支持力度,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会首当其冲,尽管伊朗政府将支持巴沙尔什叶派政权作为其在中东地区推广伊斯兰革命政权模式的重头戏。
以色列与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较量,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前期,以色列主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南方势力,在戈兰高地和大马士革之间打出一片根据地,形成以色列与巴沙尔政权之间的缓冲地带,稳固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领和控制。这是第一条主线。
后来,随着在叙利亚境内打击IS(“伊斯兰国”)的战争逐渐接近尾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圣城军司令苏莱曼尼开始转变斗争策略,着手将叙利亚打造成巩固伊朗影响力和打击以色列的战略平台。以色列敏锐察觉到这一变化,并坚决进行反制,于是开辟了其在叙利亚境内作战的第二条主线。以色列明确表示,不允许伊朗军队在以色列边境附近设立据点,禁止伊朗通过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走私先进武器,这是以色列为伊朗划定的两条红线,一旦触碰必施以打击。近一年来,以色列的跨境空袭,主要针对第二条主线的目标进行。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的第二天,伊朗首次对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军事设施进行了导弹袭击,作为对美国退出核协议和以色列轰炸其叙利亚军事基地的报复。作为回应,以色列随即轰炸了伊朗在叙利亚的几乎所有军事基地,破坏了伊朗在叙利亚的导弹发射设施。
在这次相互打击之后,尽管以色列主动求和,要求双方的报复性攻击就此止住,但是,这很可能是以色列的缓兵之计。正如以色列国防部长利伯曼所言,以色列相信伊朗仍具有对以色列发动远程导弹攻击的能力。而且,以色列相信,伊朗坚决打击和消灭以色列的意图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以色列近期彻底清除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中远期摧毁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的战略目标,也绝对不会放弃。以色列甚至罕见地公开向巴沙尔政权喊话,希望他主动将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势力驱逐出去,否则必将受其所累。
可以预见,在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重申坚定支持以色列的背景下,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中东地区的另一个国际热点,两国间的全方位明争暗斗也可能会逐渐上演。
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
对于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尤其沙特来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则无疑是重大利好,沙特等国的战略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2015年7月,当奥巴马政府与伊朗签署核协议时,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一样,都备感沮丧和震怒。沙特和伊朗之间一直存在着宗教正统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激烈竞争,“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这种竞争进一步激化和表面化。奥巴马政府与伊朗签署核协议,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使伊朗重新成为沙特等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有力竞争者,而且,伊朗可以将从石油贸易中获得的巨额收益轻松转化为与沙特等国的综合竞争力,导致沙特在与伊朗的竞争中更加被动。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会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限、发展空间被压缩、综合国力受损,从而减轻沙特等国的竞争压力,改变他们与伊朗竞争的被动局面。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沙特官方立即发表声明,重申支持特朗普政府的伊朗政策。阿联酋和巴林也在第一时间对特朗普的决定表示欢迎。沙特还表示,它将与有关国家协商,通过增加本国原油产量应对美国制裁伊朗导致的国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其借机抢占伊朗石油市场份额的用心显露无疑。
就目前的事态发展来看,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全面争夺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伊朗占上风的趋势有可能被扭转。
自从沙特王室高举瓦哈比主义的旗帜统一大半个阿拉伯半岛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沙特王国政权以来,沙特就以伊斯兰教的正宗自居,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国家推广瓦哈比派(逊尼派的教法学派之一)伊斯兰教信仰。中东地区的多数逊尼派伊斯兰国家,如阿联酋、巴林、卡塔尔、埃及甚至土耳其等国,陆续皈依了瓦哈比派。另一方面,伊朗于1979年爆发了什叶派穆斯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此,伊朗革命政权也以宗教正宗自居,开始向其他伊斯兰国家输出什叶派革命,力图在其他国家建立自己主导的什叶派政权。于是,伊朗和沙特在中东地区相互角力,展开全面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由于伊朗坚持通过培养代理人的方式以小博大,策略比较得当,所以逐渐处于上风。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和美国签署伊朗核协议后,伊朗的这种优势更加明显,沙特痛感陆续“失去”了伊拉克、也门、叙利亚、黎巴嫩,这些国家先后落入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势力手中。虽然沙特针对性地开启了对也门内战的强力军事干预模式,但几年下来,效果也不很理想。
不过,随着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施加更严厉的制裁,伊朗的对外干涉能力可能会大打折扣。这时候,沙特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有可能摆脱目前跟伊朗竞争的全面被动局面。在叙利亚问题上,沙特主导的逊尼派伊斯兰联军将在美国的要求和帮助下进入叙利亚,协助甚至部分替代美军,支持库尔德武装在叙利亚稳住阵脚,发展壮大,直至成为削弱甚至替代巴沙尔政权的强大力量。随着伊朗在美国的制裁下被迫减少在叙利亚的投入,以及以色列强力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势力,沙特领导的逊尼派联军很可能在叙利亚扳回一局,力压伊朗占据上风。
同理,伊朗因受到美国制裁可能在也门内战中也会减少投入,胡塞武装的力量也可能因此受到削弱。如果沙特能够抓住机会且措施得当,有可能在美国陆军特战队的配合下,从也门首都萨那赶走胡塞武装,扶持逊尼派的塞迪总统恢复统治,从而在也门挽回败局。
在黎巴嫩和伊拉克,什叶派势力的影响短期内相对稳定一些,黎巴嫩真主党在伊朗的大力支持下,深度介入叙利亚内战并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历练和提升,而且,在最近的黎巴嫩议会选举中,真主党及其联盟赢得了多数席位。但是,随着伊朗受困于美国制裁,其得到的援助力度也可能会大幅削减,这可能会影响到真主党自身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沙特也可能趁机采取一些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一些颜面。
俄罗斯不想与美国迎头相撞
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俄罗斯对伊朗和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尤其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后,这一变化更加明显。
俄罗斯是中东地区局势尤其是叙利亚问题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前,俄罗斯深度介入叙利亚内战,强力扶持巴沙尔政权稳住局势、重新掌控了叙利亚的大部分领土。美国和以色列对巴沙尔政权和伊朗军事基地进行的打击,俄罗斯反应强烈,公开宣称要进行严厉反制。
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俄罗斯的立场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首先,俄罗斯面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和以色列的情绪性冲突升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脱和中立。俄罗斯中东特使博格达诺夫表示,(伊朗和以色列冲突)事态发展令人担忧,双方有必要缓和紧张局势,不要偏离在叙利亚与伊斯兰国战斗的轨道。其次,在俄罗斯此前宣称的向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提供先进防空导弹一事上,俄罗斯总统助手科钦也发表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声明,表示俄罗斯没有与叙利亚政府就提供先进的S-300地对空导弹进行谈判,也不认为存在这种必要性。
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的目标是有限的(确保巴沙尔政权不倒台),在美国强化对伊朗制裁和大力支持以色列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想与美国迎头相撞,以免付出与自己的战略目标不相称的代价。
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变化,客观上可能导致中东局势向着有利于美国和以色列的方向倾斜。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朗普总统已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实施对伊朗的严厉制裁,但是,英国、法国、德国、欧盟均对特朗普的决定表示遗憾,希望继续保留伊核协议并留在该协议框架之内。美国的非西方盟国俄罗斯也希望继续维持伊核协议,伊朗也表示愿意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磋商维护伊朗核协议的可能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态度,中方将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态度,同各方保持对话协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执行全面协议。中方将在不违反自身国际义务的前提下,继续同伊朗进行正常、透明的务实合作。
这意味着,中、俄、英以及法、德等欧盟国家和地区有可能与伊朗达成继续保留伊核协议的共识,从而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打开一个缺口,削弱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中东地区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作者系外交学院教授、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8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原标题: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中东新一轮博弈的赢家和输家|以色列|特朗普|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