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从元宇宙到AIGC,新鲜概念层出不穷,数字藏品的搜索关注度与涉及的新领域也迎来了巨大增长。大量数字藏品与发行平台入市,各类文化机构与企业入局,藏友们更是企盼着新一轮商业价值的爆发。但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持续健康发展,最终都要回归社会价值创造,数字藏品亦不例外。
2025年,国内各行业开始探索数字藏品的新玩法,不再紧盯单一藏品的市场价值,不再局限于实体产品的数字化表现,而是让数字藏品成为品牌打造IP、企业创新营销、城市形象传播的利器,元宇宙、文化传承、城市公共品牌打造、城市名片出圈以“数藏+”模式拓宽价值边界,虚实结合开发更多可能。
数藏+文化,博古通今新表达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许多精湛的非遗技艺随着时间的流逝濒临失传,许多珍贵的文物国宝多年尘封在博物馆中。现如今,数字化越来越多被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中,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
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都相继推出了基于馆内藏品开发的数字藏品,更是在火爆的“秒杀”氛围中售罄。将文物进行二次创作,激活数字文化遗产,帮助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展示在更多人的视野当中,这正是博物馆数字文创带来的“国宝收藏”新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文创产品不能是简单化“复制物”,而应坚持“文创赋能”。缺乏设计感和艺术性的单一形式,以及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都将阻碍传统文化类数藏的深层次传播。如何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数字活化”,是难点也是破圈重点。
从元宇宙到数字藏品,新鲜概念层出不穷,并点燃了虚拟的市场。数字藏品的搜索关注度和涉及的新领域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众多数字藏品映入眼帘,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纷纷开始发行自己特定的数字藏品。
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持续健康发展,最终都要回归社会价值创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藏品行业亦不例外。泡沫散去,国内各行业也开始探索数字藏品的新玩法:不再紧追不舍数字藏品独立的市场价值,而是独辟蹊径,让数字藏品成为品牌打造IP、创新营销手段的利器。比起单打独斗迎面市场,“数藏+”更能拓宽数字藏品的价值边界,也让数字藏品市场呈现出由虚向实的转变。
数字藏品为品牌赋能
嗅觉灵敏的各大品牌主早已在数藏中发现商机——蒂凡尼、可口可乐、宝马、万事达卡等多家品牌主入局。茅台“巽风数字世界”上线并发行29999份数字藏品,邮储银行也限量发行了18888份数字藏品……
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将其产品与数字藏品相结合,数字藏品也开始自小众“破圈”走入大众视野,从最初的收藏、社交属性,进入到真正为品牌营销赋能的阶段。国内数字藏品市场的较快发展,也离不开一些藏品平台的效力。
比如,鲸探、光明艺品等。作为最早一批出现在市场上的藏品平台,它们在布道数字藏品的路上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鲸探的一系列动作,也起到了强势破圈的作用。
据了解,在春节期间推出了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具体包括AIGC创作大赛、9.9元藏品、新春特辑等众多,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新注册用户环比增长超13倍,首次交易用户环比增长达423%,破圈传播度非常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各大品牌对数字藏品平台的认知逐渐增多,结合数藏的各类“玩法”,品牌方们认为这种新型的营销途径不容错过。
数字藏品成文化传承新载体
数字藏品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目前博物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利用数字化的展现形式,将文物制作为数字藏品,并凭借互联网的易传播性,让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能够展现在更多人的视野当中,这让众多文物管理机构看到了一个新的突破方向。
寰球共此仙乐:反弹琵琶伎乐天
还有由川观新闻、腾讯安全联合呈现的全球首款「三星堆+珍稀动物」主题数字藏品——《物物相生》也深受年轻人的追捧,“三星堆青铜面具x大熊猫”、“三星堆铜鸟x红腹角雉”、“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x朱鹮”等6幅以三星堆出土文物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主题创作的画面,不仅制作精美,并以独特的四川方言作藏品名称。
在信息过载的新媒体时代,馆藏文物因为束之高阁,其背后的文化现象难以被理解,往往不被年轻人喜爱,所以博物馆需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物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数字藏品的运用正是让文物“活”起来和文物年轻化的一种尝试。
中国数字藏品的相关调研分析报告,报告对数字藏品买家用户画像维度实现了更为精准清晰化的定位:数字藏品的消费者整体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其中“18~30岁”的消费者占比49.1%,成为数字藏品的消费主力军。数字藏品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无形中将传统文化的形象进行拆解,注入“时尚”“潮流”“科技”等元素,也激活了数字藏品的社交属性,并通过数字藏品让年轻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多城入局数字藏品:强化城市IP价值
数字藏品+城市文化也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北京、上海、成都、衢州、青岛等,包括地级以下城市都已经发布了与城市相关的数字藏品,用数字藏品宣传推广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旅游,相互赋能,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城市宣传的一种新途径。如山东省推出的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山东文交所推出的山东省首个城市风光主题系列数字藏品“青岛印象”上线“海豹数藏”,包含“五月的风”“汇泉浴海”“鱼山览潮”“崂山观海”“青岛大学”“山海之间”6件藏品,每件藏品在各自的发售时段均被抢购一空,在“文旅”和“数字”两个圈层之间成功“破圈”,并且有效提升了城市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借助数字藏品的发售,很多城市开始全面推动景区文旅及城市形象IP内容升级、传播升级、场景升级以及创意产品升级等。对城市IP进行数字化的阐释和展示,越来越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构创新版图,城市IP宣传及文旅产业数字化也是大势所趋。
数字藏品的推广不仅仅是宣传城市文化,更是拓展了城市旅游的新思路。通过数字藏品,游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景观,更深入地感受城市的风光和人文,从而增进对城市的了解和认识。
结语
数据显示,中国数字藏品市场年增长率为150%,预计到2026年,数字藏品市场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总体来看,数字藏品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并正在翻开新的篇章。从元宇宙、文化传承、城市公共品牌打造、城市名片出圈以及城市IP价值的强化,数字藏品正在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属性,成为多个领域的利器。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藏品市场还将不断地突破自身界限,走向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