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挚的人间神话


2018-09-12 14:23 来源:文汇报

  讲述贝利的影片《传奇的诞生》与《李宗伟:败者为王》同期上映,被评“老梗不少,感动亦多”
  体育类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挚的人间神话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似有某种巧合,《传奇的诞生》与《李宗伟:败者为王》同期上映了。片名里藏着两部影片的重点定义:一部类似 “贝利的前半生”,是传奇的讲述;一部可视为马来西亚羽毛球王的扬名史,但在影片落幕后、现实的进行线上,主人公又是奥运金牌的失意人。

  巧,不止于同为体育名人传记类型的影片撞到了同一档期,更在于相似的“套路”。大银幕上,球王贝利从巴西足球王朝初始的1958年“穿越”回童年的贫民窟,“马来西亚之光”则从一大片升格镜头里退回到满是市井趣味的少年时代。从微时讲起,从底层讲起,经由类似的披荆斩棘、永不言弃,在时间早已写好的脚本里从人生小径抵达豁然开朗,沿途没有意外。总之,梗是励志故事里的老梗,冲破阻碍、虽败犹荣的精神,也是竞技体育世界几许不变的图腾。

  可为什么,看了开头即知结尾的电影,仍能催发一捧热泪?答案也许就是被述说了无数遍的体育的魅力——成功有时,失败更常;软弱有时,信念恒久。在这一维度里,汗水与泪水微妙配比,勾出的真挚人间神话,正是动人妙笔。

  体育类型片容得下丰满的人世间,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能在此集合

  多数观众从《李宗伟:败者为王》的情绪里走出时,都会赞同一个“真”字。有球迷在论坛里留言:“再多电影层面的不足,一旦遇上仿若纪录片的故事,我也愿给影片高分。”

  基于真实、还原现实,这是体育题材电影博得好感的第一步,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容得下丰满的人世间,影片的创作者只需在现实与理想汇成的河流里任取一瓢饮,已具百味杂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佐证了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体育题材电影都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一类型影片可以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集合体。”

  回到李宗伟的这本励志记,影片朴素复原了运动员本人出版于2011年的自传。幼年的他在沙滩上打球,一枝树杈缠上渔网权当球拍,拿着平底锅对墙面练球,偷偷骑上自行车去看奥运会转播,被起外号 “野猴子”……家庭清贫,梦想奢侈,少年李宗伟就这样击破重重阻碍,步入他的运动员轨道。随后,天赋助他突围,刻苦令他持续闪耀,家庭、女友、教练的相继支持,让他拥有了难以计数的高光时刻,比如连续800多天占据世界第一排名,比如在马来西亚受封“拿督”,比如无数同胞少年想成为下一个他……

  “往日再现”固然是平易近人的表述方式,更高明的则是往现实里兑些人性、社会、宿命,一如《传奇的诞生》所呈现的。此片中,观众会在“球王之所以成为球王”的主线外,另品出一层意味:天才少年自我实现的征途,亦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巴西底层人民冲破藩篱的崎岖。贝利和小伙伴组成的“光脚队”,他们盘算的“花生米生意”落空等,桩桩细节,都在强调:那个年代,贫穷是难以突破的次壁,几乎整个巴西都在渴望着一个传奇英雄振兴他们衰落的信心。恰好,足球运动饱含向心力和感染力,能让参与者和围观者,凝聚起强大的共识,宣泄出集体的家国情怀。

  再往世界影史里淘淘,《胜利大逃亡》借足球赛讲述二战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光荣之路》站在篮球的三分线上刻画黑人球员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摔跤吧!爸爸》藉由女子摔跤运动提出对印度女性地位和体育机制的质疑;《百万美元宝贝》的笔触则落在人性中光明与晦暗的对比之上。它们看似竞技场里的胜负,却有实实在在的世俗情态和人间叙事。

  人生一路远非成败一场,银幕上的励志故事总会让人重新拥抱自己的平凡和敢勇

  跟其他体育题材影片相比,《李宗伟:败者为王》实在有些平庸了。它最大的争议在于,结尾落在了2006年的马来西亚公开赛,而非中国观众所期待的里约奥运会。有影评人认为,把林李之间“相爱相杀”的十多年缩短到前半场,把李宗伟四战奥运三领银牌的宿命弃之如敝履,是创作者放弃了戏剧的宝藏。

  即便如此,仍有人愿为这部少了些人性复杂与命运缠斗的电影买单。体育精神的滤镜,功不可没。

  片中的体育精神,更准确说,藏在了片名里——败者为王。当人们习惯于弱者逆袭的体育故事,电影或者说李宗伟本人,却上演了“耕耘”和“收获”并不全然对等的戏码:片中有主人公儿时的天赋异禀,也有他与父亲从分歧到和解的过程;有他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意气风发,也看得到他与生俱来的体能短板。可以说,来时路上的细节与坎坷,支撑了此后他遭逢林丹的竞逐而上;也能解答,他为何一次次坠下希望的高台,又能反复卷土重来。成功和失败看似对立且难以协调,但优秀的体育电影,能让人从体育精神出发,重新审视胜负、再次定义伟大与平凡。

  作为一部个人传记,李宗伟的意义绝非“林丹话题的子集”。作为一部想要鼓舞人心的励志片,它亦传递出了该有的讯号——人生一路远非成败一场。相似的共情,观众能从《弱点》里得到,片里的黑人男孩迈克尔克服了与他那庞大身躯极不相称的自卑与怯懦;《铁拳》亦然,比利在赛场上战胜来自内心的怯懦和彷徨;《飞鹰艾迪》更叫人动容,一个奥运会上的“吊车尾”竟然赢得了满堂彩——这些都是体育电影越过胜负,阐释而得的生命能量。

  至此,体育类型片的价值已经呼之欲出——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好的体育电影能在散场灯亮起时,让人转身拥抱一下也许不成功但仍在逐梦的自己。

  记者手记

  中国体育电影为何总觉得“缺一部”

  《李宗伟:败者为王》的影讯一传来,中国影迷特别是其中的羽毛球球迷都在问:我们会否拍一部《林丹:胜者为王》。戏谑背后,期待由来已久。

  中国是竞技体育大国吗?毋庸置疑。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上已经领跑过金牌榜;在冰雪赛场上也不断开拓着新大项。而且,亚运会、奥运会、青奥会、冬奥会,这片土地上已然或即将拥抱的世界综合性体育大赛接近了“大满贯”的圆满。

  中国的银幕上有能够与“体育大国”形象匹配的体育电影吗?似乎一言难尽。

  早些年,以《女篮五号》《水上春秋》《沙鸥》等为代表的国产体育电影,狠狠燃过一把家国情怀之炬。不过,彼时的体育类型片大多离不开“为国争光”的叙事母题,在人生选择及个体人性方面鲜少涉及。进入21世纪后,《买买提的 2008》《女足九号》等作品,逐渐丰富了叙事角度,更多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运动理念。业界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强盛、文化自信的积极呈现。而《翻滚吧,阿信》《破风》等影片,又朝着个人成长的路上再进一步,亦证明着体育电影拥有强劲的叙事动力和戏剧张力。

  但中国体育与中国电影一次次“联姻”的同时,观众总感觉“缺一部”。譬如陈可辛执导的《李娜》早早备案,也曝出了番外篇,但正片仍在漫长的磨砺中。一部部体育电影在商业院线上映的过程中,片方也感觉“吃力不讨好”。譬如去年夏天聚焦中国职业男篮联赛外援的《我是马布里》就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高口碑低票房”的尴尬境地。“缺一部”或者“不讨好”,归根结底,创作者仍未捧出一部真正具有全民性、能表达中国人情感共识的“无差别影片”。

  打开闸门,我们的集体记忆里有太多值得一书的体育故事:许海峰“零”的突破,“中国女排精神”的锻造与传承,从“乒乓外交”到乒乓“万里长城”的绵延,跳水“梦之队”的神话,以及李娜、刘翔、苏炳添等个体运动员在“不可能的赛场上”树立的标杆……如是种种,无不是能够免于时间吞噬的时代长歌。中国体育电影要勉力填补的空白,实在不少。

  一部李宗伟的朴素传记尚能得到中国观众青睐,一部与中国社会并无太多关联的《摔跤吧!爸爸》尚能引爆票房,遑论我们自己的赛场真英雄。

  原标题:体育类型片易得人心?只因底色都是真挚的人间神话|类型片|影片|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