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讯 新同村,位于独山下司镇西南面,村域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辖33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3047户14649人,其中贫困户869户3685人,是独山县深度贫困村,在很多人印象中,这里贫穷、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但近两年来,这个深度贫困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它的认知,带着对贫困村快速崛起的好奇,记者来到新同村一探究竟。
七月的新同,到处蔬果飘香,田间山头,处处弥漫着夏收的喜悦。在群巷组的蔬菜基地里,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半人高的茄子地里忙活,不多久,一筐筐色泽鲜亮的鲜茄子就采摘上来;不远处的山头上,妇女们正弓着腰采摘何首乌嫩芽,阵阵微风掠过,药材的香气飘满山坡;宽阔的通村公路两边,砂糖桔、水姜、银杏等作物茁壮成长。
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一个个势头喜人的产业,不禁让记者越发好奇,是怎样的力量,让这片“不毛之地”焕发了生机活力?当走进新同村党员活动室的那一刻,一切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思想引领 筑牢发展根基
来到新同村党员活动室,记者看到,展示柜上,一块块奖牌整齐摆放,闪闪发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严以治学 诚以立身”的大字赫然醒目。新同村尖刀排副排长龚安祥介绍到,这几个字,是该村党支部在实践中凝练的结果,更是全村党员共同的坚定信念。
如何带领新同这样一个面积广、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大村脱贫致富,对新同村党支部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新同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进一步明晰职责、科学分工,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建强领导干部队伍,形成了一支坚强务实的领导班子。
同时,新同积极整合基层阵地资源,在全村上下掀起了一场抓学习,促思想引领;抓活动,促素质提升的变革。组建由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尖刀排成员组成的宣讲队伍,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开展宣讲2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把干群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州、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示范引领 遍开产业之花
如何打开产业发展局面,新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次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赴广西、湖南等地考察学习,拓宽干部群众视野,激发思富和致富干劲。同时紧扣“六园六场”建设目标任务要求,采取“镇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积极抢抓春耕生产时令,强化举措,一个个产业在新同遍地开花,实现了全村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参加合作社、利益联结惠及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目前,新同累计种植蔬菜10000亩,银杏5000亩,砂糖桔10000亩,竹稻2000亩,生姜3000亩,辣椒10000亩,累计带动农户1130余户次,4540余人次。回望来路,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
贫困户刘龙章清晰记得,蔬菜基地刚刚起步时,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在土地流转时,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群众并不配合,作为老党员的刘龙章主动站出来带头流转了自家的6亩土地,并与村两委一起入户动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老党员的现身说法,让群众逐渐打消了疑虑,局面得以打开,如今,村里不少人不仅流转了土地,还争相到基地务工。
产业越来越多,如何保证项目正真落到实处,健康发展,新同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村支书肖大安告诉记者,产业发展实行“一个产业一个专班”,根据现有产业数量成立七大产业专班,每个专班分别由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尖刀排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技术员组成,负责产业的全过程管理服务,通过“专人管专事”的方式,负责人能够更加专注和负责,产业推进将更加稳定、有序。
“我到这儿之后,主要负责何首乌项目,从引种、种植培训、到如今嫩芽采收,我都在全程跟进,这几天正值最佳采摘期,我也忙着与村民们一起采收,一刻也不敢松懈。”谈起何首乌,尖刀排成员陈勇兴趣盎然,样样说得头头是道。
富民强村 打造新同样板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产业的蓬勃发展,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得到真金白银,但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思想上、观念上真正富起来,新同党支部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为此,该村组建了一支12名“土专家”和5名实用技术干部“田教授”的服务团,对项目进行跟踪,让贫困群众边干边学长本领,进一步激发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培养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和精气神。
“我现在每天都来采摘何首乌嫩芽,一天有百把块的收入,还学到了很多何首乌种植方面的技术,我很有兴趣,明年准备自己也尝试种一点。” 贫困户袁顺平对这份家门口就业,又能学到种植技术的工作十分满意。
在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新同村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突破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以实体创收型、服务增收型、资产利用型、资金整合型、能人带动型、借力发展型、资源开发型七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同”样板。
2017年,新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3450元增加到2017年的11280元,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3.49%,新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大步迈进。
新同村党支部,这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凭着一股韧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同”致富道路。在今年“七一”表彰中,新同村党支部因表现突出,被评为省、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为新同脱贫攻坚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莫宇)
原标题:贵州独山:产业花开助脱贫 新同党支部工作侧记|同村丨发展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