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宫》、《红孩子》到《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想飞的孩子》,每年推出一部原创六一大戏——这不仅成为北京儿艺与小朋友们守了15年的“儿童节之约”,更成为小朋友们每年六一的“习惯性期待”。 北京演艺集团“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季项目, 6月1日晚,北京儿艺六一原创大戏《北京童谣》如约和大小朋友见面,今年的儿童观众和以往有所不同,大多来自学龄儿童——这是因为该剧讲述的是学霸哥哥、学“渣”妹妹以及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之间发生的笑中带泪的故事。一些家长红着眼睛走出剧场,“我的奶奶跟剧中的奶奶有同样的病,这部戏让我非常想念我的奶奶”,而小观众们也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刘大倩你真好”、“奶奶我爱你”的字样。
作为北京儿艺“现实主义儿童剧系列作品”之延续,《北京童谣》此次聚焦了一个过早被绑上了成人战车的小学霸刘哈佛,面对突然到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和学“渣”妹妹,生活和内心被搞得一团乱,最终奶奶和孙子在一系列的纠缠中,通过对方寻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成为治愈对方的那把钥匙的温暖故事。北京儿艺董事长董宁在谈到为什么关注这样的一个题材时谈到:“之所以让观众得到共鸣,不仅仅因为感人的剧情,更因为这部剧直面当下痛点——孩子在高竞争环境下的心理变化情感缺失、中年家长对于生活的焦虑,以及患病老人的无力感等等,“学霸”、“教育”、“阿尔茨海默”——这些社会热点词都出现在这部戏的舞台上,《北京童谣》不仅仅是一部戏,它更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情感状态,而关注人们最为落地和烟火气的生活,为人心发声,不仅对孩子也是对成年人最大的精神关照,这也是北京儿艺用作品说话,敢于追求‘仰望星空、直面生活’这样一种扎实而真诚的创作精神的最好体现。”
■ 真挚走心 儿童剧表演不低幼
北京儿艺曾凭借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想飞的孩子》揽获众多国家级大奖,从艺术总监吴玉中、导演王炳燃到编剧张韵仙、演员芦宏、金珊等,《北京童谣》的主创团队正来自于《想飞的孩子》的原班人马。为真正创作出有力量的作品,主创们不仅对题材进行了数年的思考,更将自己的亲人、生活中的点滴情感都融入其中。该剧导演王炳燃所言,“儿童剧的终极目的是希望孩子成人,懂得关照他人,有着丰富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这是孩子成人且精神健康的重要标志。”此次北京儿艺演员们在表演上打破低幼简单化的处理,更多地呈现了人物的真实状态,让孩子仿佛看到自己的奶奶和身边的邻居同学,从而极大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奶奶摔轮椅一场戏让很多孩子家长忍不住默默流泪,而家长的表演则更多地运用了“漫画式”表演的方式,这也让在场观众频频发出笑声。
■ 舞台很酷很浪漫
虽是一部关于北京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戏,但该剧的舞美设计张武和灯光设计胡耀辉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张力和浪漫感的舞台。让孩子们连连发出感叹声的不仅是极具空间纵深感超现实风格的舞台、奖杯墙和时间轮盘的巨型道具,在表现流星雨时满场的浪漫星光和用灯光缓缓画出的星座更让孩子兴奋不已。不仅如此,在剧场前厅更有老北京“兔儿爷”展览,一尊尊大小不一泥塑的兔儿爷让家长和孩子在观剧的同时还能了解老北京“兔儿爷”文化的有趣故事,“兔儿爷山”更成为剧场外的“热门景点”。
据悉,除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北京童谣》,北京儿艺六一期间在北京城区及郊区陆续上演《你好未来》、《戏剧魔法音乐会之音符环游记》、校园版《北京童谣》、《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剧目,演出场次达15场。
原标题:儿童剧《北京童谣》:漫画式表演 观众笑中带泪|儿艺|童谣|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