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又廷、杨子姗主演剧情长片将上映,专访导演主创揭秘初次尝试极地拍摄
《南极之恋》 在南极感受的风,和东北不同
电影《南极之恋》改编自吴有音的小说《南极绝恋》,故事中,一位“土富帅”与一位女科研专家坠机事故后被困在南极的一个废弃的科考站里,凭借有限的食物与每天出门寻找资源度过了75天,并产生了彼此相依的爱情。据导演和片方透露,以往所有和南极有关的电影,包括《南极大冒险》《南极料理人》在内,都没有真的跑去南极实拍。除BBC纪录片等纪录科普影像外,《南极之恋》是第一部在南极实景拍摄的故事长片,赵又廷也成为第一个登陆南极拍摄剧情长片的华人演员。吴有音表示,有机缘去南极取景,拍摄的镜头自然不能妥协,他并没有透露全片在南极拍摄的比例占多少,表示要让观众看完去一探究竟。但原定在南极拍摄的所有的镜头数量,在原计划的基础上还超额完成了三分之一。新京报独家专访导演、制片人、演员,揭秘在南极拍摄电影的点滴。
独家对话赵又廷
不是最苦的一次,是最凶险的一次
新京报:去极地拍戏之前有什么心理建设?
赵又廷:也没什么特别的心理建设,大概两年半之前我看到了剧本,很喜欢,又看了小说,难得告诉公司“这个本子,我要”,得知真的要去南极的时候欲罢不能。整个拍摄4个月,因为你不了解南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生命危险。我知道肯定会吃苦,从《痞子英雄》开始我就走为角色放弃一切的路,对我来说经常连拍三天不睡觉不算什么,这不是最苦的一次,而是最凶险的一次。
新京报:凶险主要表现在?
赵又廷:就像去程的路上我们搭飞机大概用了30多个小时到了乌斯怀亚,然后大概坐了5天的船前往南极。这艘船几乎每时每刻都以50度的角度晃着,就像在床上睡觉会不断滑到另一端,晕船、呕吐是常事,到了南极的那一刻,放眼望去全是海和冰,就像真的到了天堂,很神圣、很壮观。晚上科考站一些同事都要求我们不要出门乱跑,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暴风雪。例如我们听说别的站还有从一个楼走到另一个楼就迷路的人,隔天早上会在2km外找到他,结果他已经冻死了。
新京报:经常不断听到这些故事会有些担心吧?
赵又廷:在南极的人总是很云淡风轻地谈(这些事),似乎他们把生死看得很淡,我倒不会很担心,但影片拍摄的难度确实比在平常环境中要大得多,除了极端的天气,还有设备的简陋,在南极不会出现摇臂和轨道,就三脚架和改装的很多小型跟踪镜头。比如说我经常一个人走着走着,走了半个小时离大家非常远,听着对讲机跟我说你不用再走了,我转过头来看“你们在哪里啊”,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很难定位,也分不清东南西北。
■ 花絮
女主角没去南极
整个剧组并不避讳杨子姗没能亲自去南极完成拍摄的事实,“谁不想去南极?子姗不去南极,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付出。在小屋里的爱情戏占全片的重中之重,这个戏需要重型工业装备,杨子姗的戏需要在专业摄影棚才能完成。”
吴有音表示,在南极搭个棚不难,但设备进不去,实地的灯光和棚里的打光根本无法匹配,“她去不了南极很遗憾,但我也一次次把她叫到上海,彻夜谈透人物角色的背景和故事。”也是因为这样,吴有音多了一个外号,叫唐僧。
久石让为南极配乐
据制片人曹欣透露,配乐大师久石让“一般来说看初剪和‘毛片’他不会直接承诺作曲的,但唯独这次我们把《南极之恋》的初剪素材和剧照给他看了,他一看就和我们签了约。”
赵又廷雪盲只休一天
由于长时间没有戴雪镜,赵又廷也在拍摄中患上了雪盲,吴有音至今提起也心有愧疚,“因为剧本设置的是墨镜被风打掉了,他本来是可以戴墨镜的。因为拍摄的时间实在紧张,又廷冰敷眼睛休养时我们继续拍空镜,但他们只休息了一天就回来了。”
企鹅去而复返
吴有音说现场遇到的临时惊喜,“我记得有一次收工了,大家累得路都走不动,就看到有一只大企鹅,我告诉赵又廷我们必须马上拍企鹅的戏,但是他必须花1个小时特效化妆,如果这个妆画完了,企鹅跑了,一切都白费了。”结果妆画到一半,企鹅果然跑了,整个剧组的情绪都很低落,吴有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赵又廷问我怎么办,我说我相信企鹅还是会回来的,没想到等妆画完它还真的回来了,我们立马即兴抓拍了一段和企鹅的戏,我那时候觉得,南极是在帮我们。”
南极四问
为何一定要去南极拍摄?
究竟去不去南极实地取景,成为《南极之恋》整个剧组纠结最久的问题,最后决定去南极是因为导演吴有音的坚持,吴有音说:“第一,南极实拍能让所有技术主创深度地了解南极,对于之后的特效镜头至关重要。二是表演,演员不在那个环境是无法展现出那种表演的,你在东北和你在南极感受到的风和气息肯定不同。第三,我是个电影导演,不用讲太多的为什么?我就要这么干!(笑)”
怎样取得去南极的资格?
曹欣回忆,“这么多人怎么去?坐飞机还是坐船?当时考虑过用智利军方的飞机,但无法和对方签合同,时间上很被动。”在南极制作一部商业片手续也是极度繁杂,“南极和长城站不是你想去就能去,除了我国,还要和南极极地理事国做申请,经过国际公约的批准,好在导演以前是南极的科考队员,他跟极地中心、南极站的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经过多层手续审批和周密的计算,我们认为去南极是可行的。”
名额限定严格怎样精简?
《南极之恋》共在南极取景拍摄了1个多月,整部电影制作预算、包括南极拍摄行程以及后期共耗资1个亿。比起投资,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有限的人力完成拍摄成为整个团队最大的考验,能去的只有40人,到现场的摄制工具也要经过精密的改装,不仅要减重还要发明一些小而巧的装备,“很多人都想去南极,但我们的名额只有40个,不能多一个,这些人不能分部门,到了现场什么都要做。”
“最后的净土”如何环保?
40人的吃住行,以及会产生的垃圾,对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净土”南极来说都是较大的负担,除了把整个团队安全地带回来,也不能污染当地的环境,“这是南极条约规定的,那里有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不能带走一点东西,例如种子、动物,也不能随意搭景打破,如果有类似违反环境的活动,一定会通报批评。”曹欣表示,提前一年极地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准备,一群人每天根据谷歌地图看环境和天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