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最后冲刺 大考当前如何减压去焦虑?


2016-06-03 14:49 来源:中国企业家新闻网

  再过四天就是高考,中考亦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此时,考生如何调整心态,也许已比复习功课更加重要。

  于是有学生放气球减压,有人上网拜起了“考神”,更有家长跑到国子监、孔庙祈祷……

  甭管哪种方式,考生与家长,都希冀有一个宣泄内心压力的好办法,一条能抛却焦虑的捷径。

  样本A

  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情

  去高考

  “高考只是一个人生体验,不是改变命运的一步,不用紧张,你就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情去感受就好。”自打女儿上了高三,杨新就开始跟女儿谈心,杨新和妻子都在科研院所工作,对于孩子的未来,两人的意见一致: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国内学习经历,在国内上完大学之后再出国学习。

  “没有高考,孩子的学生时代是不完整的。高考是人生一个必做的科目,她可以从中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增强心理抗压能力。这对个人的整体能力提高是有利的。”心理建设做了将近一年,真到了快高考的时候,女儿还是有些紧张,杨新也有一些焦虑,“很多同事、朋友的孩子都直接去国外了,我有时候也怀疑让女儿在国内参加高考的这个决定究竟是否正确。”

  女儿紧张的时候,杨新就会尽量带着她在小区里散步,拿上篮球两人来一场对抗,或者带孩子去打一会儿羽毛球,“我还是她的羽毛球启蒙教练呢。”而自己焦虑的时候,杨新会给自己泡壶茶,或者干脆去附近的羽毛球馆打场球。“运动过后心情就好了。其实我不是为孩子参加高考紧张,是怕自己的想法影响了孩子的决定,怕这种决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其实就是怕那不可预见的未知。”

  杨新和爱人都尽量把自己的情绪在家庭之外解决,回到家在孩子面前都还保持平时的状态,作息时间照旧,也没有刻意安排放松方式,“家里的秩序一切照旧,我们不想做什么改变,改变反而可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不“上弦”

  就怕学习“秃噜”了

  与杨新一家的应对方式截然相反,面对高考,曾强一家选择“拒绝放松、坚持到底”。

  “我觉得自己不算紧张,可有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地走神儿,连开车的时候都会脑子突然空白一会儿。”曾强的儿子今年高考,从5月开始,他就有些心神不宁,自己当年没有上过大学,职业学校毕业后就在一家大型国企做了工人,曾强总觉得自己的教育经历,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到了子孙的前程:“我这些年摔的跟头起头还是没好好上学,不说别的,孩子上四年级之后,我和他妈妈就基本辅导不上了。将来孩子考上大学,找工作的时候,我也很难给他提供助力。”

  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曾强特别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交的朋友都不一样。”他的儿子平时的成绩虽然考大学没问题,但是要想考上曾强希望的985院校还很悬。“现在我就希望这次试卷能对孩子的路子。题是不是顺手,能差出二三十分呢。”

  曾强在儿子面前一直是严父的形象,这半年对儿子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孩子每次模拟考试的卷子,他都盯着反复做,“那小子心大,看着一点也不紧张,我要不给他上着弦,还不秃噜了。”即便临近高考,曾强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要求,最近几天接儿子回家后还是让他再多做些题,“万一哪道题蒙上了呢。老师说这几天让孩子放松下,我觉得不用,半大小伙子,累不着他。一放松再给松大了,后悔就晚了。”

  观点

  首要原则

  充分接纳焦虑

  而不是拒绝焦虑

  “现在大家跟着我的话,闭上眼睛,放松心情。”5月29日晚上8点,“见合心理考前心态调整微课”的数个直播群中,听众已经超过2000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莉带着听众做起了互动游戏,“我只有一个要求,脑子里不要出现白色的大象……”

  “这个小游戏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你越想去抵抗什么想法的出现,它就偏偏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蒋莉将一张图片发到微信群里,上面写着六个字“越抵抗、越加强”。

  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蒋莉发现,心态对于孩子的考试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面对重大考试,80%的学生都会丢掉10分以上的“失误分”:“在几分就能定乾坤的中高考中,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比重。”

  然而面对考前的焦虑,绝大多数学生却没有良策应对,往往只会得到家长的几句“别紧张、不着急”的安慰:“这种话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

  蒋莉坦言,降低考前焦虑的首要原则,是要去充分地接纳焦虑,而不是“拒绝焦虑”。实际上,考前焦虑水平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一般呈现为“倒U形”,也就是说,适当的焦虑和压力,反而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正因为有一定的压力,孩子才能有动力去学习,提高其成绩,如果这么去理解,就能接纳自己有焦虑的心态。中高考也是孩子在现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也是锻炼孩子的机会。”

  不过,家长与学生还是应该注意一些焦虑过度发出的“危险信号”。蒋莉介绍,考试焦虑往往会从三方面有所表现。首先是身体方面的表现,如出现头疼、腹泻、疲倦、失眠等情况;与此同时,焦虑也会有情绪方面的表示,比如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尤其是对身边的人发脾气等。

  “身体反应和情绪反应就像信使,提醒你要注意了,如果还是没有注意相关问题,那就可能出现行为上的影响,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拖延行为。”蒋莉表示,有些家长无法理解,为何自己的孩子快到考试,反而沉迷于手机游戏中:“其实这就是孩子希望降低焦虑的一种行为表现。”

  蒋莉建议,降低考试前焦虑的方法很多,如慢跑、静坐等,考生还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与此同时,家长的焦虑情绪,一样会影响到孩子,同样需要去干预:“家长之中,妈妈往往是焦虑的一方。到这个时候,要考虑妈妈离孩子‘远’一点,不要把焦虑的情绪传导给孩子,一些事情可以交给爸爸来处理。”

  (吴楠 周明杰)